[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61802.3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2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魏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洁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04;E04D13/18;H02S20/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梁 光伏组件 压条 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 防水 横向檩条 横梁 渗水 边框 屋顶 竖向 压块 双层排水结构 一体化结合 横梁两端 节省材料 排水功能 平行安装 上下两侧 水平缝隙 屋顶结构 抱箍式 防水胶 固定件 卡扣式 打钉 光伏 水排 替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包括光伏组件及屋顶原横向檩条,在所述屋顶原横向檩条上通过竖梁固定件将竖梁固定在屋顶原横向檩条上,横梁两端分别搭在两根平行安装的竖梁上,光伏组件上下两侧边框扣在横梁的U形槽内,压条压在两块伏组件竖向相邻的边框上,压块压在压条上,通过压块将压条与光伏组件固定在竖梁上。该防水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光伏组件水平缝隙的渗水通过横梁将水排到竖梁内,光伏组件与压条竖向缝隙的渗水也排到竖梁内,通过竖梁将渗水排除,因此实现了双层排水结构。同时在承担主要排水功能的横梁及竖梁上没有进行任何打钉眼固定,均采用了卡扣式和抱箍式固定,从而实现了不需要打防水胶,在结构上实现了永久性防水,可以完全替代原屋顶结构,节省材料,真正实现了光伏与建筑的一体化结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领域和屋顶建筑材料领域,属于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将光伏组件与本专利设计的屋顶支架构件相结合,形成一个防水的太阳能屋顶,可以完全替代传统屋顶。
背景技术
在屋顶上安装光伏组件进行发电,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就近供电、减少电能损耗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缺点,如原屋顶彩钢瓦寿命一般为10到15年左右,在光伏25年运营期需要至少更换一次彩钢瓦屋顶,这样增加了光伏拆卸的成本,同时安装屋顶光伏也没有对屋顶彩钢瓦的更换成本产生实质性的节省。若将光伏组件安装在水泥屋顶上,水泥屋顶定期需要做屋顶防水处理,对安装光伏后的水泥屋顶做防水处理工作时将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因此若光伏组件在安装时能够实现防水的功能将会较大程度上降低电站后期运维成本及屋顶业主对屋顶的维护成本。
现有光伏组件的防水安装方案有采用在缝隙涂抹防水胶的方式,但是由于防水胶的寿命问题造成每隔一定年限需要重新涂抹防水胶;有方案采用光伏组件上下边缘进行搭接的方式实现防水,但是由于搭接的接触面积有限,在光伏组件安装角度偏低或者风力过大时,雨水还是会从搭接处溢到室内; 还有方案采取类似本专利的通过防水支架结构的方式实现防水,但是在其承担排水功能的支架结构上普遍采用打钉固定从而产生很多钉眼,在光伏电站未来25年运行期内这些钉眼逐渐被锈蚀,因此还是会产生一定的漏水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次防水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在安装时均不需要在承担排水功能的支架上进行打钉固定,由于具有排水功能的支架上没有钉眼,因而从结构上可以实现完全的防水防漏,可以真正替代建筑屋顶等结构,节省材料减少运维成本和二次投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方案主要由四个主要部件构成,即由内卷边C型钢做成的竖梁、由C型钢两端底部向外侧进行直角折边做成的横梁、U形竖梁固定件、U形压条、压块五部分组成。其中U形竖梁固定件包含正常固定件和错位固定件两种固定件。第一步先用竖梁固定件将竖梁固定在屋顶原有的横向檩条上,竖梁固定件为U形结构,安装时倒扣在竖梁上类似抱箍的形式对竖梁进行固定,U形内的长条螺母可以卡在竖梁内测内卷边上,通过卡在竖梁内卷边上的长条螺母和贯穿固定件U形底的内六角螺栓将固定件与竖梁进行紧固,固定件U形壁顶端有向外侧成直角的折边,通过自攻螺丝将固定件折边与房屋檩条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了用竖梁固定件将竖梁固定到屋顶檩条上。第二步将横梁搭在两根竖梁之间,横梁两侧折边分别搭在两根竖梁C形槽的内测,将光伏组件扣在横梁上;第三步安装压条和压块,压条压在两块光伏组件相邻的竖边上,压块上的内六角螺栓贯穿压条,紧固螺栓的长条螺母可以卡在竖梁内测内卷边上,通过将贯穿压块和压条的内六角螺栓与长条螺母进行紧固,进而将U形槽、光伏组件紧固在竖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洁,未经魏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1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瓦固定方法
- 下一篇:自清洁光热光伏一体化隔热通风可透光玻璃屋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