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差分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61402.2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9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杨君;薛松;李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4 | 分类号: | G01N11/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贾泽纯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度 聚合物 挤出 粘性 耗散 测量方法 | ||
1.一种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差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测量装置安装在流变仪开口处;
二、将聚合物颗粒料装入流变仪料筒(1)中,采用流变仪的温控系统塑化保持聚合物熔体温度恒定,设定剪切速率;流变仪料筒(1)中的聚合物熔体从毛细管口模(4)流出,直接接触微型温度传感器(7)测量部位;
三、毛细管口模(4)中聚合物熔体稳态流动时粘性耗散产生的热量向毛细管口模(4)传递,毛细管口模(4)温度升高,挤出的聚合物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将毛细管口模(4)中的环形槽(9)充填满;当聚合物熔体与毛细管口模(4)壁面之间热交换达到平衡时进行温度测量,得到第一次粘性耗散温度;
四、拆卸该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测量装置,清洗流变仪料筒(1),更换另外毛细管口模(4),重新安装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测量装置;
五、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操作,得到第二次粘性耗散温度;
六、计算第一次粘性耗散温度与第二次粘性耗散温度的温度差,以及两个毛细管口模(4)的长度差,完成所述的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差分测量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差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测量装置包括流变仪料筒(1)、套筒(2)、口模支座(3)、毛细管口模(4)、固定套(5)、套筒支座(6)、微型温度传感器(7)和数据采集系统(8);其中流变仪料筒(1)出口处采用螺纹连接口模支座(3),在流变仪料筒(1)内,套筒(2)压在口模支座(3)上,流变仪料筒(1)入口处设置毛细管口模(4)并压在套筒(2)上,毛细管口模(4)内部设有环槽(9)的一面向下;套筒支座(6)一端顶住微型温度传感器(7),另一端坐在口模支座(3)上;固定套(5)一端开设圆孔,另一端加工内螺纹,微型温度传感器(7)测量部位穿过固定套(5)圆孔,固定套(5)压住微型温度传感器(7),微型温度传感器(7)通过与固定套(5)的螺纹连接固定在口模支座(3)上;微型温度传感器(7)通过连接线与数据采集系统(8)连接;微型温度传感器(7)的连接线穿过套筒支座(6)中心孔和口模支座(3)中心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差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温度传感器(7)的检测部位为圆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差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口模支座(3)与流变仪料筒(1)的中心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差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聚合物为高密度聚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差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控制流变仪的恒定温度为2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差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设定流变仪的剪切速率为10000s-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差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毛细管口模(4)与步骤二中毛细管口模(4)的内径为5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差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毛细管口模(4)与步骤二中毛细管口模(4)的长度差为4~6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尺度聚合物熔体挤出粘性耗散差分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毛细管口模(4)与步骤二中毛细管口模(4)的长度差为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614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