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标资源获取、提供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9065.3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7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568 | 分类号: | H04L67/568;H04L67/63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张然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 资源 获取 提供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计算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目标资源获取、提供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向设备负载节点发送目标资源获取请求;接收设备负载节点根据目标资源获取请求确定的设备缓存节点的节点信息;根据节点信息,向设备缓存节点发送目标资源获取请求;接收设备缓存节点根据目标资源获取请求发送的目标资源。本发明将智能视听设备改造成为CDN网络中的设备负载节点或设备缓存节点,使用户在希望获取目标资源时无需向中心负载节点请求资源,仅向距离最近的设备负载节点请求即可。在利用既有设备的情况下提升了CDN服务能力,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分布区域广泛、节点数量规模增加的CDN网络在应对网络、设备故障等问题时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视听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目标资源获取、提供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内容分发网络(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其本质是将网络中常用的静态资源缓存在目标用户同区域内的服务器中,从而提高用户的访问速率,是现在各项网络服务中静态资源快速分发的基础,CDN主要由中心负载节点以及分布于不同网络区域的中心缓存服务节点构成。
随着高清视频、高质量音频的普及,用户对CDN缓存服务节点的存储、并发访问等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CDN内部虽已采用了分布式的架构,但是针对某一个网络区域的终端用户来讲,CDN表现出的仍然是中心化的服务形式。因此,为解决高存储、高并发、快速链接等问题,需要不断的提升宽度速率、增加中心缓存服务器数量,加之影音内容的版权正规化的因素,导致音视频内容播放服务提供方的成本增加,进而提高了终端用户获取内容的成本,不利于内容的快速传播。
现有技术中,终端用户访问某一特定资源时,终端首先向中心负载节点发起请求,并由其返回与用户距离最近的中心缓存服务器描述信息,终端再次向对应的中心缓存服务器发起最终的资源访问请求。在此过程中,节点的软硬件错误或者网络故障等原因造成的服务失效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访问失败问题,中心负载节点的失效会导致CDN网络整体无法提供服务,某一中心缓存服务器的失效会导致对应区域内的服务失败,最终造成终端用户的访问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资源获取、提供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计算机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下问题:节点的软硬件错误或者网络故障等原因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访问失败,以及为了解决高存储、高并发、快速链接等问题造成的服务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资源获取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包括:向设备负载节点发送目标资源获取请求;接收设备负载节点根据目标资源获取请求确定的设备缓存节点的节点信息;根据节点信息,向设备缓存节点发送目标资源获取请求;接收设备缓存节点根据目标资源获取请求发送的目标资源。
进一步,向设备负载节点发送目标资源获取请求之后,还包括:检测是否接收到设备负载节点发送的节点信息;在接收到节点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节点信息,向设备缓存节点发送目标资源获取请求;在未接收到节点信息的情况下,向中心负载节点发送目标资源获取请求。
进一步,向中心负载节点发送目标资源获取请求之后,还包括:接收中心负载节点发送的中心缓存服务器的服务器信息;根据服务器信息,向中心缓存服务器发送目标资源获取请求;接收中心缓存服务器发送的目标资源。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目标资源提供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设备,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目标资源获取请求;根据目标资源获取请求确定目标资源所在的设备缓存节点的节点信息;将节点信息发送至终端。
进一步,接收终端发送的目标资源获取请求之后,还包括:检测是否保存有目标资源获取请求中请求的目标资源的描述信息;在保存有目标资源的描述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目标资源的描述信息确定目标资源所在的设备缓存节点的节点信息;在未保存有目标资源的描述信息的情况下,向中心负载节点发送目标资源获取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9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