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流解码方法及解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8909.2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0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曾上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19/44;H04N21/234;H04N2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解码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流解码方法及解码设备,用于在解码当前的视频流的同时,提前获取下一个视频流,提升显示视频播放的流畅度。该方法包括:解码设备确定向第一监控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到第一监控设备发送的第一个视频帧接收完成所需的视频流请求时间;在第(N‑1)视频通道传输的视频流解码结束前的第一时刻,解码设备向第一监控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其中,第一时刻能够通过第(N‑1)视频通道传输的视频流的解码结束时刻与视频流请求时间进行确定;在第(N‑1)视频通道传输的视频流解码结束时,解码设备对第N视频通道传输的视频流进行解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视频流解码方法及解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监控中心可以通过解码设备对外部的监控设备所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解码,以显示在屏幕上,使得能够查看到这些监控设备所处位置的当前状态。但目前由于解码设备的数量有限,或者监控中心所能进行显示的屏幕的数量有限,而监控设备数量远大于解码设备的数量或者屏幕的数量,因而目前较为常用的解决方法是,请参见图1,一个监控设备通过一个视频通道与解码设备进行连接,即监控设备1利用视频通道1通过交换机与解码设备相连,监控设备2利用视频通道2通过交换机与解码设备相连,监控设备3和监控设备4类似,不再赘述。解码设备可以轮询这多个监控设备采集的图像,例如对每个视频通道传输的视频流解码30秒,当30秒时间到时则对下一个视频通道的视频流进行解码。但是目前的在进行轮询切换时,通常先停止视频通道的视频流的接收和解码,再向下一个视频通道连接的监控设备请求视频流,在接收到视频流之后进行解码。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停止当前的视频流到开始下一个视频流的解码,这之前显然存在一个时间差,那么在这个时间差对应的时间内,解码设备并未有图像输出,这样在屏幕上显示的视频显然就不连贯,用户体验显然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视频流解码方法及解码设备,用于在解码当前的视频流的同时,提前获取下一个视频流,提升显示视频播放的流畅度。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视频流解码方法,该方法包括:
解码设备确定向第一监控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到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发送的第一个视频帧接收完成所需的视频流请求时间;所述解码设备通过第N视频通道与所述第一监控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第一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向所述解码设备发送码流编码信息和视频流数据;在第(N-1)视频通道传输的视频流解码结束前的第一时刻,所述解码设备向第一监控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其中,所述第一时刻能够通过所述第(N-1)视频通道传输的视频流的解码结束时刻与所述视频流请求时间进行确定;在所述第(N-1)视频通道传输的视频流解码结束时,所述解码设备对所述第N视频通道传输的视频流进行解码。
在该方法中,首先可以确定从第一请求发出到第一个视频帧接收完成所需要的时间,这样,则可以控制在当前的视频流解码结束前发送视频流请求的时间,以使得在当前的视频流解码结束时刚好能够接收到下一个视频流,或者下一个视频流的接收时刻与当前的视频流解码结束时刻较为接近,这样,既能够提前获取视频流,减少画面终止到开启的时间差,使得画面更加连贯,还能够避免过早的获取下一个视频流的数据,进而减少网络资源的浪费。
可选的,若所述解码设备在所述第(N-1)视频通道传输的视频流解码结束之前,已接收到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发送的视频流,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解码设备确定向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发送强制关键(I)帧(frame)请求,到所述与强制关键帧请求对应的关键帧接收完成所需的强制关键帧请求时间;所述视频流请求时间大于所述强制关键帧请求时间;所述强制关键帧请求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在接收所述强制关键帧请求后,直接向所述解码设备发送关键帧;在所述第(N-1)视频通道传输的视频流解码结束前的第二时刻,所述解码设备向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发送所述强制关键帧请求;其中,所述第二时刻能够通过所述第(N-1)视频通道传输的视频流的解码结束时刻与所述强制关键帧请求时间进行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89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交互机器人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