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并捻线机的纱线切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7015.1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7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吕汉明;吴旭东;马崇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13/18 | 分类号: | D01H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刀 驱动装置 捻线机 纱线切断装置 活动部件 安装基体 剪切运动 平衡位置 纱线 剪刀片 捕纱装置 触发连杆 弹性部件 弹性元件 连杆机构 纱线切断 输出运动 有效地 断纱 滑块 开合 喂入 压紧 转动 偏离 驱动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并捻线机部分喂入纱线断纱后将全部纱线切断的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并捻线机的纱线切断装置,其包括剪刀安装基体、剪刀及剪刀驱动装置,所述剪刀驱动装置安装在剪刀安装基体上,剪刀驱动装置具有两个平衡位置分别对应剪刀的开合,剪刀驱动装置的主动活动部件输出运动为往复运动,剪刀驱动装置的主动活动部件直接或者通过连杆机构间接推动剪刀片做剪切运动,或者剪刀驱动装置的主动活动部件触发连杆或滑块偏离其剪刀打开时的平衡位置驱动剪刀做剪切运动,所述用于并捻线机的纱线切断装置含有压紧弹性元件、使剪刀片转动的弹性部件及捕纱装置,在并捻线机上应用本发明所述技术能有效地防止产生缺股纱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并捻线机部分喂入纱线断纱后将全部纱线切断的技术,具体为一种用于并捻线机的纱线切断装置,其包括剪刀安装基体、剪刀及剪刀驱动装置,所述剪刀驱动装置安装在剪刀安装基体上,剪刀驱动装置具有两个平衡位置分别对应剪刀的开合,剪刀驱动装置的主动活动部件输出运动为往复运动,剪刀驱动装置的主动活动部件直接或者通过连杆机构间接推动剪刀片做剪切运动,或者剪刀驱动装置的主动活动部件触发连杆或滑块偏离其剪刀打开时的平衡位置驱动剪刀做剪切运动,所述用于并捻线机的纱线切断装置含有压紧弹性元件、使剪刀片转动的弹性部件及捕纱装置,在并捻线机上应用本发明所述技术能有效地防止产生缺股纱线。
背景技术
股线一般由二股或二股以上长丝或细纱制备而成,股线制备时需要使用并、捻线设备,其传统的制线方法是先将长丝束或单纱用环锭机或倍捻机进行初加捻,然后再将加捻后的二股或二股以上长丝束或单纱合并喂入捻线机进行复捻加工获得二股或二股以上的成品纱线,这种方式生产效率低,使用不同的机器分步完成;另一种制备复捻纱线的方法是使用并捻一体机(并捻线机)在一台设备上完成初捻、并丝、复捻,这种方式效率高,并捻线机所要合并的各单丝卷装一般经各自初捻锭子加捻后经过单纱导纱部件、并纱导纱部件、输送罗拉、并合后导纱部件后,通过复捻锭子加捻卷绕成形。无论用哪种生产方式,在二股或以上纱线在捻并时,都会发生一组中的一股纱线断、其余几根纱线未断造成缺股纱线的情况,如果挡车工不能及时处理,会造成废品纱。对此,通常设备上会配置断纱检测装置,当断纱时报警提示操作人员处理,在等待处理过程中持续的产生废纱。
实用新型专利“倍捻、并丝一体机的单根断纱后自动切断装置(申请号CN201621486508.8)”在第一导纱辊与第二导纱辊之间的纱线上挂有两个不对称的U型切刀,当一根纱线断裂,两个不对称的U型切刀的支撑失去平衡,产生倾斜,其中一个不对称U型切刀的带有刀片的长侧臂会倾斜过去切断另一根纱线,避免产生费纱,但是公开的内容不够具体,包括切刀的安装及其工作原理均未描述足够清楚,类似包芯纱纺纱中的单纱打断装置,这种装置切断另一根单纱的方式工作可靠性不高。发明专利申请“一种具有断线装置的捻线机(申请号CN201310360801.4)”在第二次合股加捻之后股线经过处设置断线装置,断线装置采用气缸驱动刀片将股线推入相对的沟槽中切断,该断线装置较复杂,切断原理决定了其对刀具的硬度及寿命要求较高。实用新型专利“并捻设备断线自停机构(申请号2014204556089)”以及实用新型专利“带有断丝自停及张力调节纱架的一步纺捻线机(申请号CN2014204556093)”利用铰支的导纱钩检测单纱是否断,单纱断后导纱钩失去平衡转动触发一系列的机构动作,停止输送罗拉运行并停止初捻锭子及复捻锭子的运行,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比较复杂的机械机构实现断丝后的停锭及停止输送功能,机构的可靠性容易受现场飞花等的影响。
为了防止捻并后的纱线缺股,一般采用两类方案,第一种是检测到断丝后切断丝线,第二种是检测到断丝后停止该锭位的罗拉及锭子运行,目前第二种方式为主要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实现成本较高。随着钢领、钢丝圈制作水平的逐步提高,免润滑钢领逐步得到推广应有,并且利用车间管理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现场挡车工处理断头的效率,在这种背景下,采用第一种方式即可达到防止产生废纱的目的,并且可以降低成本,特别是对于老机器改造,采用第一种方案容易实施,但是目前的第一种方式的实施方案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断丝检测复杂、切断机构复杂、切断位置不够合理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7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