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腔治疗用便捷式清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6815.1 | 申请日: | 201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3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慧;张楠;吴凤炎;杜兰兰;杨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17/06 | 分类号: | A61C17/06;B08B9/0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中闽智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79 | 代理人: | 谢建华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治疗 便捷 式清痰器 | ||
1.一种口腔治疗用便捷式清痰器,其结构包括:吸痰管接口(1)、废液瓶上端盖(2)、废液瓶(3)、刻度线(4)、主体装置(5)、压力表(6)、操作面板(7)、压力调节旋钮(8)、指示灯(9)、脚杯(10)、装置外壳(11)、装置开关(12)、提手(13)、止回阀(14)、真空连接管(15),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外壳(11)底端四角装设有脚杯(10),所述脚杯(10)与装置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1)上端装设有操作面板(7),操作面板(7)上设有压力表(6)、压力调节旋钮(8)、指示灯(9)与装置开关(12),所述装置外壳(11)上端装设有提手(13),所述提手(13)与装置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废液瓶(3)中部设有刻度线(4),所述刻度线(4)与废液瓶(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废液瓶(3)上端装设有废液瓶上端盖(2),所述废液瓶上端盖(2)与废液瓶(3)过盈配合,所述废液瓶上端盖(2)中部设有吸痰管接口(1),所述真空连接管(15)通过废液瓶上端盖(2)与废液瓶(3)相连接,所述真空连接管(15)中部设有止回阀(14),所述止回阀(14)与真空连接管(15)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1)内装设有主体装置(5);
所述主体装置(5)包括电机(51)、传动机构(52)、混合机构(53)、出液机构(54)、出水管(55)、电热丝(56)、热水箱(57)、进水管(58)、电线(59)、真空吸气管(510)、蓄电池(511)、真空泵(512)、真空排气管(513),所述真空泵(512)上端装设有真空吸气管(510),所述真空泵(512)通过真空吸气管(510)与真空连接管(15)相连接,所述真空泵(512)右侧设有真空排气管(513),所述真空排气管(513)与真空泵(512)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泵(512)左侧装设有热水箱(57),所述热水箱(57)上端设有进水管(58),所述进水管(58)与热水箱(57)固定连接,所述热水箱(57)左下角设有出水管(55),所述出水管(55)与热水箱(57)固定连接,所述热水箱(57)内装设有电热丝(56),所述电热丝(56)与蓄电池(511)之间设有电线(59),所述蓄电池(511)通过电线(59)与电热丝(56)电连接,所述真空泵(512)下方装设有电机(51),所述电机(51)左侧设有传动机构(52),所述传动机构(52)与电机(51)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52)左侧装设有混合机构(53),所述传动机构(52)上端装设有出液机构(54),所述混合机构(53)、出液机构(54)分别与传动机构(52)活动连接;
所述传动机构 (52)包括电机转轴(521)、上皮带轮(522)、传动皮带(523)、下皮带轮(524)、凸轮转轴 (525)、凸轮(256)、转动销(527)、转盘(528)、活动锯齿杆(529)、凸轮转轴支撑杆(5210)、槽 轮(5211)、槽杆(5212)、右侧从动蜗轮(5213)、竖向蜗杆(5214)、主动锥齿轮(5215);
所述电机转轴 (521)左侧装设有上皮带轮(522),所述电机转轴(521)与上皮带轮(522)固定连接,所述上 皮带轮(522)下方装设有下皮带轮(524),所述下皮带轮(524)与上皮带轮(522)之间设有传 动皮带(523),所述上皮带轮(522)通过传动皮带(523)与下皮带轮(524)活动连接,所述下 皮带轮(524)左侧装设有凸轮转轴(525),所述凸轮转轴(525)与下皮带轮(524)固定连接, 所述凸轮转轴(525)两侧装设有凸轮转轴支撑杆(5210),所述凸轮转轴支撑杆(5210)与凸 轮转轴(525)活动连接,所述凸轮转轴(525)中部设有凸轮(256),所述凸轮(256)与凸轮转 轴(525)处于同一中心线上且固定连接,所述凸轮(256)上方装设有转盘(528),所述转盘 (528)与凸轮(256)之间设有转动销(527),所述转动销(527)与转盘(528)底端固定连接,所 述凸轮(256)通过转动销(527)与转盘(528)活动连接,所述转盘(528)上方装设有槽轮 (5211),所述槽轮(5211)与转盘(528)固定连接,所述槽轮(5211)左侧设有槽杆(5212),所 述槽杆(5212)与槽轮(5211)活动连接,所述槽杆(5212)与活动锯齿杆(529)相焊接,所述活 动锯齿杆(529)左侧设有右侧从动蜗轮(5213),所述右侧从动蜗轮(5213)与活动锯齿杆 (529)相啮合,所述右侧从动蜗轮(5213)左侧装设有竖向蜗杆(5214),所述竖向蜗杆(5214) 与右侧从动蜗轮(5213)螺纹连接,所述竖向蜗杆(5214)上方设有主动锥齿轮(5215),所述 主动锥齿轮(5215)与竖向蜗杆(5214)固定连接;
所述混合机构 (53)包括左侧从动蜗轮(531)、同步带(532)、水平往复板(533)、从动轮一(534)、圆销一 (535)、活动连杆(536)、从动槽轮(537)、转动轴(538)、混合桨(539);
所述左侧从动蜗 轮(531)与从动轮一(534)之间设有同步带(532),所述左侧从动蜗轮(531)通过同步带 (532)与从动轮一(534)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一(534)上装设有圆销一(535),所述圆销一 (535)与从动轮一(534)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一(534)通过圆销一(535)与水平往复板 (533)活动连接,所述水平往复板(533)左侧设有活动连杆(536),所述活动连杆(536)与水 平往复板(533)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连杆(536)左侧设有从动槽轮(537),所述从动槽轮 (537)与活动连杆(536)活动连接,所述从动槽轮(537)上方装设有混合桨(539),所述混合 桨(539)与从动槽轮(537)之间设有转动轴(538),所述从动槽轮(537)通过转动轴(538)与 混合桨(539)相连接;
所述出液机构 (54)包括从动锥齿轮(541)、横向蜗杆(542)、蜗杆轴承(543)、横向蜗杆支撑杆(544)、蜗轮 (545)、圆销二(546)、从动轮二(547)、杠杆(548)、支点(549)、活动槽(5410)、活动挡板 (5411)、不完全齿轮(5412)、出液挡块(5413);
所述横向蜗杆 (542)左侧装设有从动锥齿轮(541),所述从动锥齿轮(541)与横向蜗杆(542)固定连接,所 述横向蜗杆(542)右侧设有横向蜗杆支撑杆(544),所述横向蜗杆支撑杆(544)与横向蜗杆 (542)连接处装设有蜗杆轴承(543),所述横向蜗杆(542)通过蜗杆轴承(543)与横向蜗杆支 撑杆(544)活动连接,所述横向蜗杆(542)中部上端设有蜗轮(545),所述蜗轮(545)与横向 蜗杆(542)螺纹连接,所述蜗轮(545)与从动轮二(547)活动连接,所述从动轮二(547)上设 有圆销二(546),所述圆销二(546)与从动轮二(547)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二(547)通过圆 销二(546)与杠杆(548)活动连接,所述杠杆(548)中部设有活动槽(5410),所述活动槽 (5410)与杠杆(54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杠杆(548)左侧装设有不完全齿轮(5412),所述不 完全齿轮(5412)与杠杆(548)之间设有支点(549),所述杠杆(548)通过支点(549)与不完全 齿轮(5412)活动连接,所述不完全齿轮(5412)左侧设有活动挡板(5411),所述活动挡板 (5411)与不完全齿轮(5412)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挡板(5411)上端装设有出液挡块(5413), 所述出液挡块(5413)与活动挡板(5411)固定连接;
所述竖向 蜗杆(5214)与左侧从动蜗轮(531)活动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5215)与从动锥齿轮(541)相 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68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