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加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5046.3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8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何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宝玉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E04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砌体结构 建筑物墙体 构造柱 地梁 预制 吊装横梁 建筑墙体 抗震效果 空间设置 水泥砂浆 钢筋网 横梁 砌体 墙体 围合 涂抹 钢筋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加固方法,解决了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加固方法工艺复杂,加固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在砌体结构建筑墙体底部安装地梁,在地梁上安装预制构造柱,在预制构造柱上吊装横梁,所述构造柱、地梁与横梁之间围合的空间设置钢筋网,在所述钢筋网上涂抹水泥砂浆。本发明具有对砌体墙体的加固作用良好,抗震效果好,结构简单,易施工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农村建筑房屋中多为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的抗震效果差,在历次地震中,砌体结构的损害最为严重,在地震频发的地方,尤其是如四川这样的地方,有必要提前对砌体结构的建筑房屋进行提前加固处理,以防止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现有的砌体结构建筑物的加固方法主要是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施工技术,这种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质量难以控制,施工时间难以控制,工艺容易受环境影响等,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施工简单且加固效果好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是: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加固方法工艺复杂,加固效果不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砌体结构建筑墙体底部安装地梁;
S2:在所述S1中的地梁上安装预制构造柱;
S3:在预制构造柱上吊装横梁;
S4:所述构造柱、地梁与横梁之间围合的空间设置钢筋网;
S5:在所述钢筋网上涂抹水泥砂浆。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为:采用地梁、预制构造柱与横梁一起构成砌体墙体的主体框架,该框架类似于现有的框架结构,并在该框架结构中铺设钢筋网,这样就整体形成一个在地震等强大振动时能有效防止砌体开裂倒塌的固定结构。
本发明优选的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加固方法,所述步骤S1的地梁面向上设置有多个凹槽,凹槽之间的间距为500mm,所述地梁内设置有钢筋,所述钢筋弯曲进入凹槽中,凹槽的设置可以方便地梁与预制构造柱的连接,而凹槽中的钢筋有利于与预制构造柱连接后增加连接处的抗剪力。
本发明优选的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加固方法,所述步骤S1的地梁的截面积为矩形,尺寸为300×400mm,该地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四根直径为12mm的三级螺纹钢筋,该地梁的箍筋采用直径为8mm的三级螺纹钢筋。
本发明优选的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加固方法,所述步骤S2的预制构造柱的截面为矩形,预制构造柱内部轴向设置有钢筋,所述钢筋穿出预制构造柱的一端,预制构造柱的另一端为与横梁凹槽相匹配的插入端。
本发明优选的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加固方法,所述横梁面向预制构造柱的一面设置有与地梁相对应的多个凹槽。
本发明优选的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加固方法,所述预制构造柱与地梁和横梁的连接方法具体为:预制构造柱的伸出钢筋的一端插入地梁的凹槽内,并一起插入环形箍筋中,在凹槽中浇筑混凝土,预制构造柱的插入端插入横梁的凹槽内。
本发明优选的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加固方法,所述预制构造柱的高度方向每间隔200mm设置有横向穿过构造柱的钢筋。
本发明优选的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加固方法,所述钢筋网与横向穿过构造柱的钢筋焊接。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地梁、横梁和预制构造柱形成基体框架并采用钢筋网形成整体框架结构对砌体墙体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
2.本发明利用凹槽内增加环形箍筋,固定加强连接处的钢筋,使得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优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宝玉,未经何宝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50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历史建筑墙体修复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