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环磷酸酯及其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4610.X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7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芬;于泳飞;刘艳;舒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6574 | 分类号: | C07F9/6574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磷酸酯 合成 白色粉末状固体 制备柱色谱 多羟基醇 反应性能 分离纯化 环状产物 五元环状 多元醇 反应时 副产物 磷酰化 异构体 甘油 氨基酸 溶剂 产率 二醇 开环 邻位 羟基 制备 溶解 | ||
一类环磷酸酯及其合成方法,涉及环磷酸酯。将N‑磷酰化氨基酸1当量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多羟基醇反应,经反向制备柱色谱分离纯化,得环磷酸酯,所得环磷酸酯为白色粉末状固体。反应的选择性好,不产生开环副产物,在与甘油等邻位含有多个羟基的醇反应时,只产生六元环状产物,而不产生五元环状异构体,这是其他制备方法所不具备的;反应产率高,对邻二醇和间二醇等多元醇均有良好的反应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磷酸酯,尤其是涉及一类环磷酸酯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环磷酸酯是一类化学性质独特的磷酯类化合物,通常被用做阻燃剂材料(郭香鹏等.化学工业与工程,2009,4,40),以及杀虫剂(樊德方应用昆虫学报1966,1,69)。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3-环甘油磷酸酯,它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产物,并且是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的代谢产物之一(M.Shinitzky et al.,J.Biol.Chem.1993,268,14109),已被发现该六元环磷酸酯可以促使PCl2细胞神经元的复苏和生长(R.Haimovitzet al.,Life Sci.2001,69,2711),并且被认为是与细胞膜的起源与进化过程紧密相关(B.H.Patel et al.,Nat.Chem.2015,7,301)。此外,该化合物还被推测与细胞膜前体的合成有关,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
目前,对于该类环磷酸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是用高温加热的方法,将苄基与多羟基醇进行酯交换得到,产率很低(D.Buchnea Lipids,1973,8,289)。或者将5当量磷酰二胺(DAP)与多羟基醇与微量水在高温下进行研磨式混合得到(C.Gibard et al.,Nat.Chem.2017,10,212),这类方法往往得到大量副产物,产率也较低,对温度要求很高,并且在该条件下得到的多为五元环状的异构体,难以进行工业化。
因此,需要一种产率高、工艺简单的合成方法,以适应环磷酸酯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工艺简便、产率高且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一类环磷酸酯及其合成方法。
所述环磷酸酯的结构式为:
所述环磷酸酯的物理化学特性为:白色粉末状固体,易吸潮,极易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在空气中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开环反应。
所述环磷酸酯的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分子式Ⅰ为N-磷酰化氨基酸;分子式Ⅱ和Ⅲ为环磷酸酯;R1基团为甲基、乙基、异丙氧基、苯基,R2表示天然氨基酸的侧链基团。
所述环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为:
将N-磷酰化氨基酸1当量溶解于溶剂中,再加入多羟基醇反应,经反向制备柱色谱分离纯化,得环磷酸酯,所得环磷酸酯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所述溶剂可为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或其他有机溶剂。
所述N-磷酰化氨基酸的R1基团可以为甲基、乙基、异丙氧基、苯基,R2表示天然氨基酸的侧链基团。
所述多羟基醇为邻二醇或间二醇,比如甘油、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等。
所述多羟基醇可为0.1~10当量。
所述反应的温度可为25~150℃,反应的时间可为1~24h。
所述反向制备柱色谱的填料可为长链烷基键合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46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