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种VPN流量的采集分析系统及采集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53208.X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7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琦;邹昕;许翠;贾有春;孙浩;汪立东;何清林;郭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L12/85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弛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分析系统 采集 空间复杂度 一对多映射 流量采集 目的端口 协议类型 有效屏蔽 分析 差异性 多对多 五元组 源端口 准确率 映射 元组 源IP 字段 匹配 筛选 引入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种VPN流量的采集分析系统及采集分析方法,以解决VPN流量类型变多、量级呈快速增长态势,对不同VPN流量如何筛选的问题。本发明中引入VPN用户概念,每台设备可有多个VPN用户,每个用户可一对多映射多个MPLS、VlAN、Frame relay,既能有效屏蔽VPN差异性,相比多对多映射,又能有效降低空间复杂度,使用六元组规则(VPN用户、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类型),能够同时匹配VPN和五元组字段,可精准标识出目标VPN流量,显著提高流量采集分析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一级设备上对骨干网多种VPN流量采集分析的系统。
本发明同时涉及在一级设备上对骨干网多种VPN流量采集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带宽的高速增长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联通、移动骨干网中VPN流量类型多、量级大、呈快速增长态势,不同VPN流量间存在相同子网流量的问题也越发突出,对此一级设备一直缺少能准确、高效地筛选出目标VPN流量的方法。现有技术中只能够匹配VPN字段或五元组以筛选目标VPN流量,但该方案的准确率较低。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种VPN流量的采集分析系统,用以解决难以VPN流量类型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如何准确、高效地筛选出目标VPN流量的问题。
本发明同时提供多种VPN流量的采集分析方法,同样用以解决如何准确、高效地筛选出目标VPN流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多种VPN流量的采集分析系统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种VPN流量的采集分析系统,包括:
VPN用户模块,用以构建VPN用户表及分析流量;VPN用户表的键值为VPN类型、VPN类型对应的MPLS标签值或VLAN标识或DLCI,结果为VPN用户;分析流量即从VPN流量中获取VPN类型,提取VPN字段,组键值,查VPN用户表;若查中,提取VPN用户信息;
六元组模块,用以构建六元组规则表及分析VPN用户模块提取VPN用户信息后的VPN流量;其中六元组规则表:键值为VPN用户、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类型,结果为对流量进行的处理策略;分析VPN用户模块提取VPN用户信息后的VPN流量即提取五元组,提取VPN用户信息,查询六元组规则表;若命中,提取流量处理策略信息,进行后续处理。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骨干网多种VPN流量的采集分析系统中,引入VPN用户概念,每台设备可有多个VPN用户,每个用户可一对多映射多个MPLS、VLAN、Frame relay,既能有效屏蔽VPN差异性,相比多对多映射,又能有效降低空间复杂度,使用六元组规则(VPN用户、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类型),能够同时匹配VPN和五元组字段,可精准标识出目标VPN流量,显著提高流量采集分析的准确率。
其中,六元组包括VPN用户、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类型。五元组包括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协议类型。
进一步的,VPN用户模块配置一个或多个VPN用户,每个VPN用户一对多对应多个相同或不同类型的VPN。
本发明提供的多种VPN流量的采集分析方法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VPN用户表及分析流量;VPN用户表的键值为VPN类型、VPN类型对应的MPLS标签值或VLAN标识或DLCI,结果为VPN用户;分析流量即从VPN流量中获取VPN类型,提取VPN字段,组键值,查VPN用户表;若查中,提取VPN用户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南京中新赛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32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