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叶揉捻机组的自动喂料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2523.0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4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峨眉山市三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2 | 分类号: | 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2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喂料结构 茶叶揉捻 插板阀 环形槽 刮片 料桶 小车 茶叶加工 茶叶 机组 茶叶投放 定时定量 轨道运动 自动喂料 出料管 揉捻机 入料桶 车体 喂料 投放 轨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揉捻机组的自动喂料结构,由环形槽、轨道、小车、刮片、料桶和插板阀组成,结构简单;使用时茶叶料投放到环形槽内后,小车在沿轨道运动过程中,固定在车体下面的刮片将一定量的茶叶刮入料桶内,再由插板阀定时将料桶内的茶叶投放到出料管下方的揉捻机中,实现自动喂料,大大节省人工;喂料定时定量,准确高效,适用于茶叶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喂料结构,尤其是在茶叶揉捻机组上使用的自动喂料结构。
背景技术 茶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揉捻加工,揉捻加工环节全部依靠人工进行搬运、喂料和出料。一个工人最多只能负责4台揉捻机的运行。4台揉捻机每次的搬运、喂料和出料需要接近2小时的操作时间,人工成本太高。国外有茶叶自动揉捻机,但价格高昂,动辄人民币几百万,普通加工户无法承受;且加工户大多位于边远山区,地理位置遥远,售后服务困难。因此急需本土化的茶叶自动揉捻机。而目前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此类成套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机组的自动喂料结构,实现多个茶叶揉捻机的自动喂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茶叶揉捻机组的自动喂料结构由环形槽、轨道、小车、刮片、料桶和插板阀组成,其中,环形槽为圆环形,环形槽具有内侧壁、外侧壁和底壁,底壁上均匀分布有圆孔;轨道为圆形轨道,轨道有两根,两根轨道分别固定在内侧壁和外侧壁的顶面上;小车由车体、轮、转轴、控制按钮、电池、减速传动系统组成;轮有两对,两对轮分别通过两根转轴安置在车体两侧;控制按钮安置在车体上,电池和减速传动系统安置在车体内;刮片固定在车体下面,刮片安置在环形槽内,刮片为V字形;料桶由圆柱形筒、圆锥形筒和出料管组成,圆柱形筒的顶部固定在圆孔下方底壁的底面上,圆锥形筒连接在圆柱形筒下端,出料管连接在圆锥形筒下端;插板阀安置在出料管上,电线连接插板阀和外部电源。另外,插板阀的结构和使用为已有技术或者常识;控制按钮、电池、减速传动系统、转轴和轮的具体安置形式为为常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即可完成,这里不再赘述。
为进一步是本发明适于应用,构成每对轮的两个轮,其直径之比为两根轨道直径之比。这样小车在运行时更加稳定。
为进一步是本发明适于应用,环形槽底壁上均匀分布圆孔的个数及料桶的数量为3~15个,少于3个则造成喂料效率不高,多于15个则会造成小号填料不及时。
当本发明使用时,茶叶料投放到环形槽内后,小车在沿轨道运动过程中,固定在车体下面的刮片将一定量的茶叶刮入料桶内,再由插板阀定时将料桶内的茶叶投放到出料管下方的揉捻机中,完成自动喂料。
本发明提供的茶叶揉捻机组的自动喂料结构具有积极的效果:由环形槽、轨道、小车、刮片、料桶和插板阀组成,结构简单;使用时茶叶料投放到环形槽内后,小车在沿轨道运动过程中,固定在车体下面的刮片将一定量的茶叶刮入料桶内,再由插板阀定时将料桶内的茶叶投放到出料管下方的揉捻机中,实现自动喂料,大大节省人工;喂料定时定量,准确高效,适用于茶叶加工。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
附图1表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车体1、转轴2、轮3、轨道4、刮片5、内侧壁6、外侧壁7、圆孔8、底壁9、圆柱形筒10、圆锥形筒11、出料管12、插板阀13、电线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峨眉山市三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峨眉山市三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25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曲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树茶的揉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