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钎焊式矩形通道板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2147.5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3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扬扬;陆新林;王倩;陈青梅;逄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英梅 |
地址: | 300385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通道 进出液接口 换热单元 偶数位 奇数位 矩形扁管 板换热器 第二流体 第一流体 换热主体 接口连通 矩形通道 偶数层 奇数层 流体 钎焊 连通 换热器换热效率 内翅片 外壳体 下壁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钎焊式矩形通道板换热器,包括外壳体、换热主体、两进出液接口部件;换热主体的换热单元的内翅片各与矩形扁管上、下壁面构成奇数位流体通道和偶数位流体通道;矩形扁管上部的流体上进出Ⅰ口和Ⅱ口经奇数位流体通道连通,矩形扁管下部的流体下进出Ⅰ口和Ⅱ口经偶数位流体通道连通;第一进出液接口部件的第一流体进出Ⅰ接口经奇数层换热单元的奇数位流体通道与偶数层换热单元的偶数位流体通道与第二进出液接口部件的第一流体进出Ⅱ接口连通;第一进出液接口部件的第二流体进出Ⅰ接口经偶数层换热单元的奇数位流体通道与奇数层换热单元的偶数位流体通道与第二进出液接口部件的第二流体进出Ⅱ接口连通。本换热器换热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领域,涉及板式换热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钎焊式矩形通道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医药、食品、合成纤维、动力、冶金及化工等工业部门,并且随着板型和结构的改进,其应用领域也在进一步地扩大。
传热板片是板式换热器的核心部件,各传热板片按一定的顺序相叠形成板片间的流道,冷、热流体在板片两侧各自的流道内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交换。传热板片的材质可用不锈钢、铝合金、黄铜及钛合金等,其选择主要取决于板片对热交换介质的耐腐蚀性能。在汽车热管理系统中,板式换热器主要用于冷却发动机和变速器润滑油,多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
现有一般传热板片的表面呈波纹状,常见的有人字形、水平平直形、球形及斜波纹等。板片之间采用多点接触,能承受较大的压差,所以对板的厚度要求不高。但也因为接触点多,此类板式换热器不适合用于含颗粒或纤维的流体。
现有的传热板片经冲压成型,可按要求增减板片数量及调节流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对密封性要求比较高,多采用真空钎焊进行连接。若钎焊不良,容易出现外漏或串液。
为应对汽车节能、高效、低成本的要求,换热器厂商不断地对换热器结构进行新设计或改进,以寻求最优的结构设计,提高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经现有技术检索,未检索到与本专利相关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承压能力强、换热效率高、且适用范围广的新型钎焊式矩形通道板换热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钎焊式矩形通道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换热主体、第一进出液接口部件和第二进出液接口部件,所述换热主体封装于外壳体内;
所述外壳体由上盖板、下盖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构成,在前侧板和后侧板呈对角的两个位置或前侧板的两端位置或后侧板的两端位置分别预留有第一安装缺口和第二安装缺口,第一进出液接口部件和第二进出液接口部件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缺口处和第二安装缺口处;
所述换热主体由多个结构相同的换热单元上下依次叠压形成,每组换热单元由沿左右方向设置的矩形扁管和插置于矩形扁管内的内翅片构成;内翅片与矩形扁管的内腔上壁面接触,构成奇数位流体通道,内翅片与矩形扁管的内腔下壁面接触构成偶数位流体通道;在矩形扁管上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流体上进出Ⅰ口和流体上进出Ⅱ口,在矩形扁管下部靠近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流体下进出Ⅰ口和流体下进出Ⅱ口;流体上进出Ⅰ口和流体上进出Ⅱ口经矩形扁管内的奇数位流体通道形成连通,流体下进出Ⅰ口和流体下进出Ⅱ口经矩形扁管内的偶数位流体通道形成连通;
在第一进出液接口部件上设置有第一流体进出Ⅰ接口和第二流体进出Ⅰ接口,在第二进出液接口部件上设置有第一流体进出Ⅱ接口和第二流体进出Ⅱ接口;第一流体进出Ⅰ接口经奇数层换热单元内的奇数位流体通道与偶数层换热单元内的偶数位流体通道与第一流体进出Ⅱ接口连通;第二流体进出Ⅰ接口经偶数层换热单元内的奇数位流体通道与奇数层换热单元内的偶数位流体通道与第二流体进出Ⅱ接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2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单元的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铆接式板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