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51830.7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8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饶小坡;郭嘉健;尹波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汇聪电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2416 | 分类号: | H01R4/24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 |
地址: | 529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结构 金属件 插脚 压接 技术效果 插头线 金属夹 上壳体 下壳体 槽口 插接 带压 松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头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插脚金属件,插脚金属件分为插接部分和压接部分,压接部分为带槽口的金属夹。本发明的一种插头结构,通过设置有带压接刃的插脚金属件,解决了现有插头线芯容易松动的技术问题,具有安装简便,成本低以及安全可靠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头结构。
背景技术
日常工业用电,其电力来源主要是通过电缆插头与插座连接,从而提供电能至电器或电气用具。传统插头与电缆的接线方式主要分为螺旋压紧式和弹片夹紧式。但上述两种方式都需要先将电缆保护套内每一绝缘线芯的绝缘层逐个剥离,再通过螺钉/栓或弹片压紧或加紧安装至插头,安装步骤繁琐。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有研究者设计出利用带槽口的金属夹(又称压接刃),通过压力将每一线芯卡接至金属夹槽口,压接过程中金属槽口将线芯绝缘层割破,实现外皮剥离。虽然上述方式降低了绝缘层剥离的难度,但目前压接式安装插头的插脚和具有压接刃的金属片是分体的,即插脚是通过导线与带有压接刃的金属片实现电连接,这种电连接方式不仅繁琐,还存在因导线松动造成短路等其它用电问题。同时,由于没有对线芯进行固定,当线芯受到外力时,容易松动,使位置改变,带来新的用电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头结构,通过设置有带压接刃的插脚,解决现有插头与电缆安装繁琐以及潜在用电隐患的技术问题,具有安装便利,用电安全系数高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插头还设置有凸起和卡槽,分别用于卡接线芯束和分散后的每一线芯,解决现有插头安装线芯容易松动的技术问题,起到安全用电的技术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脚金属件,由插入插座的插接部分和用于剥离线芯绝缘外皮的压接部分组成,压接部分为带槽口的金属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插头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插脚金属件,插脚金属件包括用于插入插座的插接部分和用于剥离线芯绝缘外皮的压接部分。
进一步地,压接部分为带槽口的金属夹。
进一步地,上壳体包括上接线口,插接口和压接卡槽,插脚金属件插接部分通过插接口部分暴露于上壳体外部,暴露部分用于和插座物理接触实现电连接;压接部分安装于压接卡槽,且金属槽口朝向下壳体,便于可破绝缘线芯的外皮。
进一步地,下壳体包括与上接线口对应的下接线口,与压接卡槽对应的条形卡槽;电缆通过上、下接线口组成的接口接入插头内;电缆内的绝缘线芯固定在条形卡槽中,且与金属槽口相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下壳体还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之间形成卡槽,用于卡接绝缘线芯束。
进一步地,插脚金属件的插接部分和压接部分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插脚金属件的插接部分和压接部分构成“L”形。
进一步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临近下接线口设置。
进一步地,下壳体还包括若干个定位孔,上壳体还包括若干个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柱。
进一步地,定位柱前端为圆台状。
进一步地,下壳体还包括若干个圆柱。
进一步地,金属夹包括临近槽口的第一部分和远离槽口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厚度小于第二部分。
进一步地,插脚金属件还包括与圆弧缺口。
本发明不仅简化了插头与电缆连接安装的工艺步骤,还解决了现有插头线芯容易松动的技术问题,具有安装简便,成本低以及安全可靠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插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插头上、下壳体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汇聪电器厂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汇聪电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51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可穿戴物和其他制品的电连接
- 下一篇:高速提花机电磁阀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