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高铁荷载的单桩竖向循环加载试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9983.8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唐益群;肖思奇;尹叶鹏;严婧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荷载 竖向 循环 加载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模拟高铁荷载的单桩竖向循环加载试验装置,包括用于装填试验土样(2)的试验箱(1)、设于试验箱(1)内的试验桩(3)、设于试验箱(1)外部的反力架(9)、设于反力架(9)上端的上刚性梁(8)、设于上刚性梁(8)上的固定杆(7)及上部加载单元,所述上部加载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激振器(6)、功率放大器(11)和信号发生器(12),所述激振器(6)安装在所述固定杆(7)的下端,并位于试验桩(3)的上方,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振器(6)为电动式激振器,所述激振器(6)下端的激振头处设有用于记录激振力大小及波形的拉压传感器(17),所述试验桩(3)上部的桩头处设有用于测量桩顶位移的位移传感器(5),所述试验桩(3)下部的桩端处设有用于测量桩端阻力的土压力传感器(16),所述试验桩(3)的桩身自上而下设有多个用于测试桩身应力分布的电阻应变片(4),所述拉压传感器(17)、位移传感器(5)、土压力传感器(16)以及电阻应变片(4)均连接动态数据采集仪(13),并传输至计算机(14)进行显示和处理;
所述试验箱(1)是由四根角钢和若干扁钢焊连成的方形钢架,试验箱(1)的四周及底部为与方形钢架焊接的钢板,试验箱(1)的内表面光滑;
所述试验箱(1)的两侧设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设有用于固定反力架(9)的卡槽,所述反力架(9)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10)上,可通过螺纹杆调整高度;
所述上刚性梁(8)的中部设有若干内螺纹孔(19),所述固定杆(7)穿过内螺纹孔(19),并通过螺纹栓固定,所述固定杆(7)位置通过不同的内螺纹孔可进行左右移动,实现激振器(6)的横向移动;
该装置使用时,采用以下步骤:
(a)根据研究目标,确定试样土样(2),并测定试验土样(2)的含水率、密度,并将试验土样(2)填入试验箱(1)内至所需高度,并分层压实,填筑完毕后,需要对试验土样(2)进行预压固结;
(b)待试验土样(2)固结完成后,采用静力压入的方法进行压桩,压桩的速度100mm/min,压桩时间为8min,通过在桩顶处设置的位移传感器(5)监测桩体位移;
(c)压桩完毕,待休止期结束之后,对试验桩(3)进行循环加载试验,开启信号发生器(12),设置振动波形,打开功率放大器(11),调节信号幅值大小,开启动态数据采集仪(13)和计算机(14),记录振动过程中桩顶荷载和桩体位移;
(d)加大幅值或改变频率,重复上一步骤,直至振动时间或桩顶位移达到要求;
(e)试验结束后,依次关闭功率放大器(11),信号发生器(12)和动态数据采集仪(13),根据桩顶动荷载和桩顶位移,计算单桩动承载力极限,根据桩端土压力传感器(16)和桩身电阻应变片,计算得到沿桩身应力分布以及桩侧摩阻力分布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高铁荷载的单桩竖向循环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1)的底端设有排水阀(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高铁荷载的单桩竖向循环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刚性梁(8)通过两侧的上刚性梁卡口设在反力架(9)上,并通过螺纹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高铁荷载的单桩竖向循环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发生器(12)可连续地输出任意波形的函数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99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