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温式炒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9637.X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3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洪;田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凤冈县翠巅香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420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搅拌叶板 连通 加热源 茶叶 风室 炒茶装置 转动连接 供风箱 恒温式 中空的 炒锅 环圈 茶叶加工技术 控制器控制 转动套接 控制器 排气孔 涡轮 炒制 风吹 固接 内层 同轴 粘黏 加热 破碎 室内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恒温式炒茶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炒锅,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中空的转轴,机架上设有供风箱以及与供风箱连通的风室,风室内转动连接有与转轴同轴的涡轮,风室上开有排气孔,转轴上转动套接有与风室连通的环圈,环圈上开有第一气孔,转轴上开有用于与第一气孔连通的第二气孔;转轴上固接有与转轴连通的中空的搅拌叶板,搅拌叶板和炒锅内层均设有型号相同的加热源,机架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加热源工作的控制器,搅拌叶板上开有第三气孔。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控制加热源的加热时间,能够调节炒制温度,通过搅拌叶板能够充分地对茶叶进行搅拌,使茶叶能够成色均匀,同时通过风吹能够防止茶叶粘黏,避免茶叶破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恒温式炒茶装置。
背景技术
炒茶通常指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炒青工序,它是利用微火在炒锅中使茶叶痿凋的手法,该工序对茶叶品质有一定的影响。传统的炒茶方式是将茶叶放在炒锅中,然后由人工手持锅铲对茶叶进行翻炒,此方法不能连续不断地翻炒,容易导致翻炒不均匀,使茶叶颜色不一或者过火,而且茶叶容易粘在锅铲上,需人工清理,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炒茶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04171077B)公开了一种炒茶装置,包括炒锅和架设在炒锅上方由电机驱动的转轴,炒锅的两侧设置有用于支撑转轴的支架,位于炒锅两侧的支架同轴设置有两根相对的转轴,各转轴上均匀固设有三根支杆,两根转轴上两两相对应的支杆之间连接有固定轴,固定轴连接于支杆的外端,每根固定轴的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三个翻炒毛刷,在炒锅侧边设置有与转轴平行的竖板,竖板高于炒锅的上沿,竖板的上边沿固定有向炒锅倾斜的清理毛刷,清理毛刷在翻炒毛刷的运动范围内。通过设置多个同轴的炒具,提高了翻炒茶叶的频率,使茶叶变色均匀;通过设置清理毛刷,能有效将粘在翻炒毛刷的茶叶刷回炒锅中,而且毛刷的特性使茶叶不易变形或碾碎。
上述专利方案虽解决了传统炒茶方式中存在的不足,但该方案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之处:1、翻炒毛刷是通过转轴、支杆与固定轴实现转动的,而三个翻炒毛刷并不能绕其圆心进行主动转动,只有在与茶叶相抵时,即与茶叶发生相互作用时才能绕其圆心被动转动,导致翻炒毛刷对茶叶的搅拌效果不理想;2、该装置中炒茶温度不可控;3、清理毛刷在刮掉翻炒毛刷上粘有的茶叶时,由于清理毛刷与翻炒毛刷相抵会发生挤压,这一过程中容易将粘在翻炒毛刷上的茶叶弄碎,破坏茶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温式炒茶装置,炒茶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对茶叶进行搅拌,同时能够防止茶叶粘黏,使茶叶能够成色均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恒温式炒茶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炒锅,机架上转动连接有中空的转轴,机架上固接有供风箱以及与供风箱连通的风室,风室内转动连接有与转轴同轴的涡轮,风室上开有排气孔,转轴上转动套接有与风室连通的环圈,环圈上开有第一气孔,转轴上开有用于与第一气孔连通的第二气孔;转轴上固接有与转轴连通的中空的搅拌叶板,搅拌叶板和炒锅内层均设有型号相同的加热源,机架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加热源工作的控制器,搅拌叶板上开有第三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凤冈县翠巅香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凤冈县翠巅香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96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乌龙茶加工的摇青装置
- 下一篇:陈年普洱紧压茶还原成散茶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