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广告展示器材的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9218.6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0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向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大麦灯箱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69/00;C08L23/12;C08L67/02;C08L9/02;C08L67/04;C08K13/06;C08K9/04;C08K3/36;C08K3/22;C08K7/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吴琼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广告展示器材 工程塑料 增韧组合物 丁晴橡胶 聚己内酯 超支化 碳纤维 氧化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丙烯 纳米二氧化钛 改性白炭黑 聚酰胺树脂 聚碳酸酯 阻燃性能 抗老化 润滑剂 质量比 重量份 阻燃剂 制备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广告展示器材的工程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酰胺树脂30~40份、聚碳酸酯15~25份、聚丙烯18~24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13份、改性白炭黑5~9份、增韧组合物6~8份、阻燃剂2~3份、纳米二氧化钛1~3份、润滑剂2~3份,所述增韧组合物包括氧化锆、丁晴橡胶、超支化聚己内酯及碳纤维,所述氧化锆、丁晴橡胶、超支化聚己内酯及碳纤维的质量比为1:2:1.8:0.6。所述用于广告展示器材的工程塑料在提高自韧性的同时又能保证其刚性,并且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和抗老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广告展示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广告展示器材的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户外宣传广告逐渐火热起来,不仅能很好的推广品牌,打响知名度,而且能够让客户更直接的看到你的宣传。实现这样的方式就需要有专门的广告展览展示器材,现有的广告展示器材的制作原料部分为工程塑料。尽管我国的工程塑料在合成和加工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在某些性能方面仍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在提高工程塑料韧性的同时,刚性却大幅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广告展示器材的工程塑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所述用于广告展示器材的工程塑料在提高自韧性的同时又能保证其刚性,并且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和抗老化能力。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广告展示器材的工程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酰胺树脂30~40份、聚碳酸酯15~25份、聚丙烯18~24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13份、改性白炭黑5~9份、增韧组合物6~8份、阻燃剂2~3份、纳米二氧化钛1~3份、润滑剂2~3份,所述增韧组合物包括氧化锆、丁晴橡胶、超支化聚己内酯及碳纤维,所述氧化锆、丁晴橡胶、超支化聚己内酯及碳纤维的质量比为1:2:1.8:0.6。
优选的,所述用于广告展示器材的工程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酰胺树脂33~38份、聚碳酸酯17~22份、聚丙烯19~21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0~12份、改性白炭黑6~8份、增韧组合物6.5~7.5份、阻燃剂2.4~2.6份、纳米二氧化钛1.7~2.6份、润滑剂2.2~2.7份,所述增韧组合物包括氧化锆、丁晴橡胶、超支化聚己内酯及碳纤维,所述氧化锆、丁晴橡胶、超支化聚己内酯及碳纤维的质量比为1:2:1.8:0.6。
优选的,所述用于广告展示器材的工程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酰胺树脂35份、聚碳酸酯19份、聚丙烯2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1份、改性白炭黑7份、增韧组合物6.8份、阻燃剂25份、纳米二氧化钛2.2份、润滑剂2.4份,所述增韧组合物包括氧化锆、丁晴橡胶、超支化聚己内酯及碳纤维,所述氧化锆、丁晴橡胶、超支化聚己内酯及碳纤维的质量比为1:2:1.8:0.6。
优选的,所述改性白炭黑的制备方法如下:
称取一定量白炭黑,110℃真空预活化3h,按固液比1∶20(g/mL)加入石油醚,超声分散15 min,加入一定量正二十二醇和催化剂,加热、搅拌、回流一定时间,抽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改性白炭黑。
优选的,所述纳米二氧化钛的粒径为5~9nm。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一种制备所述用于广告展示器材的工程塑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配方称取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改性白炭黑、增韧组合物、阻燃剂、纳米二氧化钛、润滑剂,备用;
(2)将聚酰胺树脂、聚碳酸酯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混合,然后置于捏合机中进行捏合,控制捏合温度为140~150℃,捏合时间为15~25分钟,得第一捏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大麦灯箱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大麦灯箱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92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