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低外界气流对成像影响的雾屏成像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8781.1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9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鑫;洪诗婕;赵文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3B21/608 | 分类号: | G03B21/6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外界 气流 成像 影响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低外界气流对成像影响的雾屏成像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雾屏成像溶液形成设备,用于调配用于雾屏成像的成像溶液;气流喷射设备,与雾屏成像溶液形成设备通过用于传输成像溶液的第一液体导管连接,用于形成雾屏;外界环境气流分析设备,用于分析雾屏的外界环境气流;雾屏投影设备,用于向雾屏投影;以及控制设备,与雾屏形成设备、气流喷射设备、外界环境气流分析设备以及雾屏投影设备之间均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用于控制雾屏形成设备、气流喷射设备、外界环境气流分析设备以及雾屏投影设备的工作。本发明解决了雾屏成像容易受外界环境气流影响的问题,且能自动分配最佳的保护方案,还能调整画面质量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雾屏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低外界气流对成像影响的雾屏成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雾屏系统是使用超声集成雾化发生器产生大量微粒雾,结合空气流动学原理而制造出来的能产生形成平面雾气的屏幕。利用的微粒雾平面特性作为光路载体,再将特制的流畅生动的媒流体投射在该载体上便可以在空间中形成虚幻立体的影像,形成一种三位空间立体图像,给人一种新的立体视觉享受。人可以在这种空幻影像中随意穿梭,造成真人可进入视频画面的虚幻效果,是一种新型的展示媒体,可以进行改变传统不能穿透屏幕。
现有公开的雾屏成像设备技术,成像容易受外界环境,尤其是外界环境中的气流的影响,且成像画面质量不高,没有自动旋转和升降设备,所以需要一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雾屏成像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外界气流对成像影响的雾屏成像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低外界气流对成像影响的雾屏成像系统,用于进行雾屏成像,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雾屏成像溶液形成设备,用于调配用于雾屏成像的成像溶液;气流喷射设备,与雾屏成像溶液形成设备通过用于传输成像溶液的第一液体导管连接,用于形成雾屏,包括用于喷射成像气流形成雾屏的成像气流喷射装置、用于喷射保护气流的保护气流喷射装置以及用于固定气流喷射装置和保护气流喷射装置的喷射支架;外界环境气流分析设备,用于分析雾屏的外界环境气流;雾屏投影设备,用于向雾屏投影;以及控制设备,与雾屏成像溶液形成设备、气流喷射设备、外界环境气流分析设备以及雾屏投影设备之间均通过数据传输线连接,用于控制雾屏成像溶液形成设备、气流喷射设备、外界环境气流分析设备以及雾屏投影设备的工作,其中,雾屏成像溶液形成设备包括:第一储液箱,用于储存成像溶剂;第二储液箱,与第一储液箱通过第二液体导管连接,用于储存成像溶液;第一电液伺服阀,由控制设备控制,套设于第二液体导管上,用于将成像溶剂传输至第二储液箱;第三储液箱,与第二储液箱通过第三液体导管连接,用于储存成像溶质;以及第二电液伺服阀,由控制设备控制,套设于第三液体导管上,用于将成像溶质传输至第三储液箱,从而使得成像溶质与成像溶剂进行调配形成成像溶液。
在本发明提供的可降低外界气流对成像影响的雾屏成像系统中,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其中,触碰检测设备,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控制设备连接,通过人手去触碰雾屏,从而检测到雾屏被触碰的位置;以及动作设备,通过数据传输线与控制设备连接,用于对触碰检测设备检测到的不同触碰位置来通过控制设备控制雾屏投影设备向雾屏上投影不同的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可降低外界气流对成像影响的雾屏成像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喷射支架的两端固定有左侧气流喷射条和右侧气流喷射条,用于喷射所述雾屏左右两侧的保护气流,沿喷射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在中间部位设置有中间气流喷射条,用于喷射成像气流,沿喷射支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在边缘部位设置有外层气流喷射条,用于喷射保护气流。
本发明提供的可降低外界气流对成像影响的雾屏成像系统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外层气流喷射条包括位于中间气流喷射条两侧的次外层气流喷射条与位于次外层气流喷射条外侧的最外层气流喷射条,次外层气流喷射条的数量大于等于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87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