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频段潜在干扰自动预警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8600.5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2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蔡钦;李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345 | 分类号: | H04B17/345;H04B1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袁浩华 |
地址: | 61009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频段 潜在 干扰 自动 预警 方法 设备 | ||
1.一种航空频段潜在干扰自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终端设备通过网络启动系统,系统首次运行时,利用连续24小时的监测数据形成监测地点的调频广播频段信号特征库,包括了信号中心频率、带宽、出现时间段、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功率曲线,具体过程包括:
(1)搜索接收机对地空通信台的主要干扰源,即调频广播频段进行扫描,每次扫描得到一帧扫描频谱;
(2)1分钟内的扫描频谱按照频点进行均值统计,得到均值扫描频谱;
(3)对均值扫描频谱的所有频点的均值功率求平均,得到功率门限初值,叠加外部设定的最小信号峰值门限,得到功率门限值;
(4)均值扫描频谱中高于功率门限值的频点记录为信号,相邻两点都是信号则合并信号,利用调频广播频段信道划分规则进行信道化处理,得到调频广播频段的在发射状态的信号列表,并记录信号列表和每个信号发射时间;
(5)利用多通道控守设备和多通道录音设备对信号列表中的32个信号进行同时监测分析和录音,超过32个信号则按照1分钟的间隔轮流进行监测,保证5分钟内监测完所有信号,实时分析信号的调制方式、占用带宽、频偏指数特征参数,统计并记录每个信号的特征参数和音频数据;
(6)分析结果实时发送到终端设备,实现每个信号的特征参数的统计和记录,同时实时记录每个信号的音频数据;
(7)重复步骤(1)-(6),满24小时则停止;
步骤2、对信号特征库中的每个信号设定特征模板,并存储设定的特征模板,同时取1分钟的语音作为语音特征;
步骤3、利用信号特征库进行航空频段潜在干扰预警,具体包括:
(1)读取信号特征库的信号列表,并读取所有信号的特征模板;
(2)搜索接收机对地空通信台的主要干扰源,即调频广播频段进行扫描,每次扫描得到一帧扫描频谱;
(3)1分钟内的扫描频谱按照频点进行均值统计,得到均值扫描频谱;
(4)对均值扫描频谱的所有频点的均值功率求平均,得到功率门限初值,叠加外部设定的最小信号峰值门限,得到功率门限值;
(5)均值扫描频谱中高于功率门限值的频点记录为信号,相邻两点都是信号则合并信号,利用调频广播频段信道划分规则进行信道化处理,得到调频广播频段的在发射状态的信号列表;
(6)信号列表和信号特征库进行对比,特征库中没有的信号频点则产生新信号预警;
(7)利用多通道控守设备和多通道录音设备对信号列表中的32个信号进行同时监测分析和录音,超过32个信号则按照1分钟的间隔轮流进行监测,保证5分钟内监测完所有信号,实时分析信号的调制方式、占用带宽、频偏指数特征参数,统计并记录每个信号的特征参数和音频数据;
(8)每个信号的特征参数和信号特征库中对应频点的特征模板进行对比,信号功率变化超过本时刻模板允许范围的则产生信号功率异常预警;信号的调制方式超过特征模板允许范围的则产生信号调制异常预警;信号的占用带宽超过特征模板允许范围的则产生信号带宽异常预警;
(9)重复步骤(1)-(7);
步骤4、进行新信号预警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频段潜在干扰自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特征模板设定包括对以下模板的设定:24小时功率变化曲线范围的设定、调制方式范围的设定、占用带宽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频段潜在干扰自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24小时功率变化曲线范围的设定过程中:
(1)信号功率在24小时内的发射时段内功率波动小于3dB的,则认为是大信号,每个时刻的功率波动范围设定为特征库中的测量值±3dB;
(2)功率波动大于3dB小于10dB的则认为是中等信号,每个时刻的功率波动范围设定为特征库中的测量值±10dB;
(3)其它则认为是小信号,每个时刻的功率波动范围设定为特征库中的测量值的最大值到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频段潜在干扰自动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人工分析新信号的出现时段,以及音频内容是否健康,如果能够听到台标,确认是新设定的合法台,则添加到信号特征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86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