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拆组拉链拖鞋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7669.6 | 申请日: | 201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4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民 |
主分类号: | A43B3/10 | 分类号: | A43B3/10;A43B1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链 鞋套 拖鞋 可拆组 生产工艺 生产要求 衬底 缝制 | ||
1.可拆组拉链拖鞋的生产工艺,该拉链拖鞋包括鞋套、衬底和大底。鞋套包括固定于鞋套的鞋套拉链条、套底,鞋套由多个部件缝制而成,大底包括固定于大底的大底拉链条,其特征在于:设置以拉链插座与插销结合起点相对应的1组核心点位,同时设置拉链缝合线迹,拉链拖鞋的大底和鞋套是分开加工的,将两个部分顺利拉合成为一个完整的鞋,必须同时做到两点:第一是确保拉链插销和插座于1组对应的拉链起点处精确结合;第二是精确按缝合线迹缝合。所述“缝合线迹”,在实际缝合完成时,应确保拉链齿“咬合线”与鞋套和大底“理想结合线”完全吻合,如果不能吻合,就不能确保大底与鞋套顺利、美观的组合成一个整鞋,因此,本生产工艺对鞋子制版、裁断、加工的整个制作过程,提出更高质量控制的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组拉链拖鞋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边”是鞋套上面,从拉链缝合的“线迹”到鞋套底的部分,拉链拉合后,套边深入到鞋底,是看不到的那部分鞋套,所谓“套边”,在形象上可以想象为一个完全与鞋底内周完全吻合的,填满整个鞋底腔的部分,相关数据的公式如下:“套边”宽度=缝合线与拉链齿间隙+一个整拉链齿面+大底沿口至鞋底衬垫的深度+技术调整间隙(增加因压缩变形需要补偿的量),虽然把鞋套分成两部分,实际在开立鞋板和裁剪的时候并不存在分开的两个部分,因为在圆弧的鞋头和鞋跟部放套边时,外弧度大于内弧度,所以必须在套边上开若干个“修正剪口”使套边的底边符合设计长度,剪口的另一个作用是消除加工成型时的应力,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技术要点,是设计、制版的关键点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组拉链拖鞋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鞋套拉链条,采取的是拉链条“反装”工艺,区别于传统上两个拉链条齿面相对而缝合(固定)的方法,本工艺是将拉链条带齿的一边向上缝合于鞋套上的,缝合前先从标定起点开始,使用双面贴等方法,沿标定缝合线将拉链条固定于鞋套上,固定时,注意使拉链条上的缝合线与鞋套上划出的缝合线重合,然后按划定缝合线缝合,实际使用时将向上的齿面翻下,拉链插销插入拉链头和插座,即可顺畅拉合,在鞋套拉链条划定缝合线迹方法如下:按照设计的鞋套拉链条上拉链齿与缝合线设计间隙划出线条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组拉链拖鞋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大底拉链条,是把带有拉链头和插座的大底拉链条,从标定起点起,按设计将有拉链齿的一边向上,使用双面贴等方法,固定于大底内侧一圈后,沿线槽将拉链与大底缝合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组拉链拖鞋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条,需要为鞋用专门设计生产,须满足以下要求:a、标准统一的齿及齿间隙,并且必须严格控制允许误差;b、其他拉链配件也必须适应于鞋子的使用要求,且标准统一;c、鞋套和大底上的拉链布条按各自需要宽度生产;d、拉链是有方向性的,如果把插座与插销安装位置互换,两个拉链条则无法拉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民,未经刘红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76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