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社交感知的D2D通信模式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7285.4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18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鲁蔚锋;林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72/04;H04W16/14;H04J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望坡;姚姣阳 |
地址: | 210003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社交 感知 d2d 通信 模式 选择 方法 | ||
1.一种基于社交感知的D2D通信模式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先计算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社交连接强度;
其中,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社交连接强度的具体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设计关键词标识用户偏好,得到内容提供用户的偏好向量与内容需求用户的偏好向量,通过内容提供用户的偏好向量与内容需求用户的偏好向量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得到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余弦相似度;
步骤(2):根据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各自的好友关系,通过计算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共同好友占全部好友的比例得到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关系紧密度;
步骤(3):根据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关系紧密度和调整因子得到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社交连接强度;
步骤二:再计算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理论传输速率;
其中,根据小区内的信道状态信息和香农定理计算出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理论传输速率;
步骤三:根据步骤一得到的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社交连接强度、以及步骤二得到的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理论传输速率计算用户效用矩阵;
其中,用户效用矩阵的具体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理论传输速率、社交连接强度和调整因子计算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用户效用;
步骤(2):通过每对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用户效用计算得到用户效用矩阵;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得到的用户效用矩阵,以最大化用户总效用为目标进行用户配对,如果内容需求用户与基站配对,则该内容需求用户使用蜂窝模式从基站处获取内容;如果内容需求用户与内容提供用户配对,则该内容需求用户使用D2D模式从内容提供用户处获取内容;
其中,用户配对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始状态时所有用户默认与基站配对,并设置最大迭代次数;
步骤(2):每次迭代时选中一个内容需求用户,并随机选择一个内容提供用户,计算内容提供用户与内容需求用户之间的用户效用;
步骤(3):若计算得到的用户效用大于该内容需求用户的当前效用,则改变其配对方案,随后进入下一次迭代,当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时配对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72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