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网络并行电法的三维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3479.7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3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彩;刘盛东;刘静;杨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04 | 分类号: | G01V3/0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张旭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电阻率 三电极 电法 电阻率层析成像 三维空间位置 并行 电极 分布图 测线 钻孔 三维空间 三维 地下空间开发 空间分布特征 空间位置确定 数据支撑 网络 布设 异常体 采集 包围 地下 分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并行电法的三维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先钻孔然后进行电极测线布设;进而采用网络并行电法对测线上电极进行多次三电极视电阻率采集,然后对不同的三电极的位置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三电极空间位置确定其相应的视电阻率所处三维空间位置的计算方法,进而得出不同类型的视电阻率所处的三维空间位置,最后生成多个钻孔包围三维空间体的视电阻率分布图,根据分布图可反映出地下异常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便于后续地下空间开发时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直流电阻率成像探测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网络并行电法的三维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三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探测方法是直流电阻率法中的一种,是将探测电极放入多个钻孔(三个或三个以上)中采集电流和电位信号的一种孔中(或井中)的探测方法。该方法对钻孔包围区域内部异常体的探测精度和分辨率明显优于常规直流电阻率法,在矿产、能源、水文地质灾害勘探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快速发展,采用三维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探测方法对地铁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孤石、溶洞等地质灾害的进行精细探查,对城市地下空间安全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三维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探测方法在进行成图时主要采用有限差分或有限元的三维电阻率成像方法。对于多个钻孔(三个或三个以上)包围三维空间体的视电阻率成图方法尚未见有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并行电法的三维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采用网络并行电法对于多个钻孔包围三维空间体的视电阻率分布成图,进而根据成图反映出地下异常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便于后续地下空间开发时提供数据支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网络并行电法的三维跨孔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A、在地面钻设至少三个垂直钻孔,且所有垂直钻孔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均在同一个圆的圆周线上;
B、在每个垂直钻孔内布设电极测线;
C、以网络并行电法对测线上电极进行多次三电极视电阻率采集,所述三电极由一个供电电极和两个测量电极组成;
D、将每次采集的三电极空间位置进行分类并确定其类型;
E、根据不同类型的三电极空间位置确定其相应的视电阻率所处三维空间位置的计算方法,进而得出不同类型的视电阻率所处的三维空间位置;
F、重复步骤D至E,直至得出采集的所有三电极的视电阻率三维空间位置后停止;
G、将得出的所有三电极的视电阻率三维空间位置,采用插值法处理后得到地下三维视电阻率空间分布图;
H、最终根据视电阻率空间分布情况,完成对钻孔间地质构造的探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网络并行电法先采集多个三电极的视电阻率及其坐标,然后对不同的三电极的位置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三电极空间位置确定其相应的视电阻率所处三维空间位置的计算方法,进而得出不同类型的视电阻率所处的三维空间位置,最后生成多个钻孔包围三维空间体的视电阻率分布图,进而根据分布图反映出地下异常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便于后续地下空间开发时提供数据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多个钻孔测线的三维模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以图1中点O'为原点建立的三维坐标图;
图3是图1的三维电法模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A、M、N的y坐标和z坐标相同的示意图。
图中:ρ为视电阻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34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