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建筑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3477.8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泰;黄国鉴;杨保霞;陈鹤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4D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文科 |
地址: | 311801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海绵 城市建设 建筑 体系 | ||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建筑体系,包括建筑楼(3)、屋顶(2)、地下停车场(1)以及广场(4),其特征是:所述屋顶(2)设置有聚集屋顶(2)的水的引流道(23),所述建筑楼(3)的多个层室内设置有第一储水箱(33)以及将水从引流道(23)引接通至第一储水箱(33)的通管(31),所述地下停车场(1)内设置有与第一储水箱(33)连通的第二储水箱(11),所述广场(4)的地下设置有地下蓄水池(8),所述蓄水模块至少与第一储水箱(33)或第二储水箱(11)中的一个连通,所述第一储水箱(33)以及第二储水箱(11)的进出口均设置有截止阀;所述建筑楼(3)的外壁上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环绕外壁的接水槽(34),所述接水槽(34)连通至第一储水箱(33);
所述屋顶(2)上还设置有走道(21)以及花坛(22),其中走道(21)与花坛(22)之间间隔设置有沉淀槽(24),沉淀槽(24)连通至引流道(23);所述引流道(23)靠近通管(31)的一端设置有底面低于引流道(23)的汇聚槽(25),所述通管(3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管(32),所述内管(32)和通管(31)的入口均位于汇聚槽(25)内且内管(32)的入口更靠近于引流道(23),所述内管(32)的入口的上方倾斜设置有一端连接至引流道(23)的第二滤网(27);所述第二滤网(27)的另一端连接至内管(32)的入口与通管(31)的入口之间;所述内管(32)的入口上方和通管(31)的入口上方共同覆盖设置有粗滤网(26);所述内管(32)的一侧固定于通管(31)的内壁上,所述内管(32)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开口(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建筑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槽(24)与花坛(22)的底部连通,所述沉淀槽(24)的靠近引水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嵌槽(242),所述嵌槽(242)内嵌设有阻挡于沉淀槽(24)的流动通道的挡板(241),所述挡板(241)的高度低于沉淀槽(24)的顶部开口(321),所述挡板(24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建筑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广场(4)包括植被区(42)和步行区(41),所述步行区(41)内全部或间隔铺设有以透水砖砌成的透水砖层,所述植被区(42)低于透水砖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建筑体系,其特征是:所述植被区(42)的中部设置有环步行区(41)的由石子组成的旱河(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建筑体系,其特征是:所述地下蓄水池(8)与第一储水箱(33)以之间设置有排水通道(6),所述第一储水箱(33)和第二储水箱(11)均设置有连通至排水通道(6)的排水管(5),所述排水通道(6)的上设置有沉淀井(7),所述沉淀井(7)的内壁上还设置有连通至市政排水管(5)道的排水口(72)以及连通至蓄水池的蓄水口(71),所述排水口(72)平行于排水通道(6)的出口,所述蓄水口(71)垂向于排水通道(6)的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泰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34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