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测定轴类零件抗咬合性能的试验装置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2685.6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3/24;G01N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零件 咬合 性能 试验装置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可测定轴类零件抗咬合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加载支架(2)、设置在工作台(1)上并且与工作台(1)构成水平移动副的第一活动机架(3)与第二活动机架(4)和设置在加载支架(2)上与加载支架(2)构成垂直移动副的加载活塞(5);所述的加载活塞(5)的下部两侧对称的转动设置有连杆(6),连杆(6)远离加载活塞(5)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加载杠杆(7),所述的加载杠杆(7)下部与加载支架(2)转动连接并且在加载杠杆(7)的底端各转动设置有一个夹块(8),所述的夹块(8)相向的面上开有可与试验轴(9)相配合的V形槽(10);所述的第一活动机架(3)上转动设置有顶尖(11),第二活动机架(4)上转动设置有传动轴(12),所述的顶尖(11)与传动轴(12)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传动轴(12)靠近顶尖(11)的一端开有用于安装试验轴(9)的安装孔(13),传动轴(1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驱动其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的加载活塞(5)向上贯穿加载支架(2),并且在加载活塞(5)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配重的支撑平台(14),所述的加载活塞(5)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5),所述的复位弹簧(15)的顶端与支撑平台(14)接触,复位弹簧(15)的底端与加载支架(2)的顶端接触;所述的工作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导轨(19),所述的第一活动机架(3)和第二活动机架(4)的底部分别开有与导轨(19)相配合的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定轴类零件抗咬合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载支架(2)包括两侧的支撑柱(16)、连接两根支撑柱(16)的加载横梁(17)和设置在支撑柱(16)顶端的支撑块(18),所述的支撑块(18)上开有贯穿其上下的活塞通孔,所述的加载活塞(5)设置在活塞通孔内并且可在活塞通孔内上下移动,所述的加载杠杆(7)的下部与加载横梁(17)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测定轴类零件抗咬合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支撑柱(16)上与加载横梁(17)转动连接的部位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弯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测定轴类零件抗咬合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活动机架(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导轨(19)上的第一紧固装置(20),第二活动机架(4)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将其固定在导轨(19)上的第二紧固装置(21)。
5.采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试验装置测定试验轴抗咬合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活动机架(3)朝着远离第二活动机架(4)的方向移动,将待测试的试验轴(9)的一端安装在传动轴(12)上的安装孔(13)内,并保持试验轴(9)穿过两个夹块(8)之间,移动第一活动机架(3),使顶尖(11)顶住试验轴(9)远离第二活动机架(4)的一端的端部,在试验轴(9)表面粘贴压力传感器;
步骤2,在加载活塞(5)上预加载荷,使其向下运动,在夹块(8)能够稳定的夹持住试验轴(9)后,去除所预加的载荷;步骤3,启动与传动轴(12)连接的驱动装置;
步骤4,在支撑平台(14)上逐步添加砝码,通过压力传感器读取试验轴(9)上的载荷,在试验轴(9)上的载荷加至为F1时,使试验轴(9)进行时长T1的跑合;
步骤5,完成步骤4的跑合期后,再逐级添加砝码,每增加△F,保持试验轴(9)进行时长△T的跑合,直至载荷增加至FN时进入稳定磨合期,其间如出现咬合、抱死现象,则视为抗咬合性能不合格;
步骤6,进入稳定磨合期后,锁定载荷为FN并保持时长为TN的跑合,如仍未出现咬合、抱死现象,可视为抗咬合性能合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2.1,手动转动传动轴(12),采用千分表测定试验轴(9)转动一周的跳动误差不大于0.002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换试验轴(9),重复步骤1至步骤6,测定另一试验轴(9)的抗咬合性能。
8.一种测定试验轴极限抗咬合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的基础上增设步骤7,在稳定磨合期保持时长TN的跑合后,继续加大载荷,直至出现咬合、抱死现象,记录下此时添加在支撑平台(14)上的砝码重量,即为试验轴(9)的极限抗咬合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26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