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草原生态牧场的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42287.4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7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闫晓红;邢旗;韩国栋;纪大才;李治国;王瑞峰;王瑞珍;刘亚玲;陈翔;杨红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2 | 分类号: | 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书芝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草原牧场 牧场 原生态 分群 种草 管理 放牧 饲养 草地生产力 信息化管理 草原利用 草原生态 管理领域 家畜性别 生产阶段 有效解决 质量评价 系统化 信息化 配置 资源利用 生产力 匹配 草场 牲畜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草原牧场管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草原生态牧场的管理方法。一种草原生态牧场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草原牧场环境进行质量评价;根据草场的面积、生产力和利用率进行草畜配置;对畜群按照家畜性别、生产阶段进行分群、标记以及放牧饲养并施行信息化管理。本发明通过草原牧场的面积、生产力和利用率进行草畜配置,并对畜群进行分群、标记以及合理放牧饲养,实现草原牧场以及牲畜的信息化系统化的管理,有效解决了草地生产力和载畜量的不匹配、资源利用不合理和草原牧场管理落后等问题,保证草原利用的可持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草原牧场管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草原生态牧场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要求日趋严格。草原作为绿色纯天然的象征,既维护着国家生态安全,又是特色畜产品的生产基地。然而,草原大部分牧区仍处于牧场管理水平低、经营粗放的阶段,生产的特色畜产品并没有享受“优质优价”的待遇,进而加剧了草地生产力和载畜量的不匹配和资源利用不合理。
目前,针对牧区的草地合理利用、放牧管理、棚圈建设等相关技术,已有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并以论文、标准、专利等形式向社会公开,但针对草原牧区实际问题,规范的草原生态牧场管理技术模式现未检索到。同时,现有的牧场管理方法,多数针对大中型的养殖场,针对草原牧区牧民养殖户的较少且多为养殖技术,基于牧场产品生态安全生产系统的管理方法则没有,不能满足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渴望的需求。另外,我国广大牧区的家庭牧场和一些合作社、养殖企业经营受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管理水平、资金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存在着草地利用配置简单、没有与家畜需求相适应的打草场或高产饲草料基地、受条件制约不能采用轮牧轮刈方式利用草地、没有根据家畜营养需要进行配方饲喂、卫生环境及防疫条件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原生态牧场的管理方法,该方法为草原的牧场的管理提供合理、科学的根据草原牧场的情况对牲畜进行合理的放牧。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草原生态牧场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草原牧场环境进行质量评价;
根据草场的面积、生产力和利用率进行草畜配置;
对畜群按照家畜性别、生产阶段进行分群、标记以及放牧饲养并施行信息化管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草原牧场的面积、生产力和利用率进行草畜配置和合理利用,并对畜群进行分群、标记以及合理放牧饲养,实现草原牧场以及牲畜的信息化系统化的管理,有效解决了草地生产力和载畜量的不匹配、资源利用不合理和草原牧场管理落后等问题,保证草原利用的可持续性。而通过为家畜佩戴专一电子耳标能够有效做到溯源管理,便于养殖户检测牲畜的健康。同时将天然放牧与补饲相结合既能够保障畜群的正常生长同时能够降低草原压力得以休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草原生态牧场的管理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22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