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变电站线路保护装置压板检测告警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42132.0 | 申请日: | 2018-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韩伟;马永念;侯慧卿;殷伟涛;王瑞霞;刘磊;宋闯;李宝伟;时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H02J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张锦波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变电站 线路 保护装置 压板 检测 告警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装置的压板状态智能检测告警方法和装置,该装置中的告警模块包括延时模块和报文发送模块以及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和/或第三判断模块,本发明可以通过上述判断模块,根据比较结果判断保护装置是否告警。在不降低保护性能的前提下解决智能变电站操作复杂、人为操作错误的问题,以防止继电保护压板操作顺序错误、漏投误投压板等误操作造成继电保护误动、拒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装置的压板状态智能检测告警逻辑,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应用在第三代智能变电站数字式高压线路保护中,作为整体保护装置防误的组成部分,通用于智能变电站下的数字式线路保护工程应用中。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的防误闭锁逻辑均为现场配置,防误规则未统一,调试验证工作量大。为了支持一键顺控、一键安措,建立“两层三类”的变电站标准化整体防误架构体系。“两层”指站控层和间隔层标准化防误,“三类”指监控系统防误、测控装置防误和保护装置防误。以测控、保护防误闭锁为基础,同时与监控系统防误形成相互协调、彼此独立的多层次防误体系,全面完善第三代智能变电站防误闭锁功能,提升防止误操作水平。
智能变电站保护屏取消了硬压板设置,保护功能和跳闸出口均通过后台或集控监控系统远程遥控软压板来实现。软压板是保护装置设置的控制字,避免了硬压板因连片接触不良或两端存在电压,可能造成保护误动或拒动。它和硬压板作用一样,仅实现投入和退出(1和0)两个状态,但没有硬压板直观。
保护装置的“九统一”规范中,消除了各个厂家保护装置模型文件的差异化,统一了各厂家保护装置的功能压板、跳闸出口压板,虚回路压板等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保护装置防误功能,以确保保护压板安全操作为目标,依据保护压板操作策略,实现保护装置压板操作智能判断并发出告警,避免虚回路链路压板、保护功能压板投退不一致的行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完善智能变电站线路保护装置自检功能,通过对运维检修规程及数字式线路保护装置自身的运行状态确定线路保护设备压板状态智能检测判断及告警,避免出现链路压板、保护功能压板投退不一致等行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变压器保护装置本身的运行状态信息实时智能检测保护压板状态的方法,所述方法依据保护压板操作策略,实现保护压板操作智能判断并发出告警,避免保护压板投退不一致等行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采样、跳闸逻辑的数字式线路保护型号及平台开展工作,增加线路保护装置压板智能检测告警功能,该功能可投退。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变电站线路保护装置压板检测告警方法
获取压板不一致告警投入信号;
通过采样接收软压板获取采样接收信号;
通过光纤通道一投入软压板获取光纤通道一投入信号;
通过光纤通道二投入软压板获取光纤通道二投入信号;
获取距离保护投入信号;
获取零序过流保护投入信号;
获取跳闸信号;
获取启动失灵信号;
满足以下条件则进行告警:
获取到压板不一致告警的投入信号;
并且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a.所述采样接收软压板的输出值为1且所述光纤通道一投入软压板、所述光纤通道二投入软压板、所述距离保护投入软压板和所述零序过流保护投入软压板的输出值均为0;或者所述采样接收软压板的输出值为0且所述光纤通道一投入软压板、所述光纤通道二投入软压板、所述距离保护投入软压板和所述零序过流保护投入软压板中至少有一个的输出值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21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