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足并联推进的内绕式磁流变阻尼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340955.X | 申请日: | 2018-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4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熊汪生;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海英 |
| 主分类号: | F16F9/53 | 分类号: | F16F9/5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联 推进 内绕式磁 流变 阻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足并联推进的内绕式磁流变阻尼器,包括阻尼器缸筒、设置于阻尼器缸筒内部的活塞头以及与活塞头相连接的吸震阻尼机构,阻尼器缸筒左右两端通过螺钉分别间隙配合连接阻尼器左端盖和阻尼器右端盖,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活塞头滑动设置在阻尼器缸筒内部,活塞头通过锁固螺母进行紧固连接活塞杆,活塞头上加工有绕线槽,励磁线圈缠绕在活塞头的绕线槽内,活塞头右侧连接吸震阻尼机构;将该内绕式磁流变阻尼器中吸震阻尼机构和磁流变阻尼器相结合,结构紧凑,体积小,方便工作在空间狭小的场合,对于价格较贵的磁流变液所需量较少,使吸振器制造成本有所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流变阻尼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足并联推进的内绕式磁流变阻尼器。
背景技术
磁流变阻尼器是基于磁流变液可控特性的一种新型半主动阻尼器件,该阻尼器件可对运动产生阻力,并用来耗散运动的能量;在其工作范围内拥有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体积小、容易控制和能耗低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隔振、抗震装置;在建筑、机械、军工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传统的弹簧阻尼器被用于各种减振场合,但随着人们对减振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弹簧阻尼器所起到的减振效果逐渐不能被人们所满意。磁流变液的问世促进了磁流变阻尼器的发展,其在减振方面的优异表现获得了人们的好评。当磁流变阻尼器应用于各种场合时,其工作时测得的各项试验数据为优化阻尼器工作性能,研究阻尼器自身特性提供了很好的依据。被控对象振动时,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被控对象主体与承载体之间的相对振动状况做出相应的分析和决策,并产生一控制电压作用于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驱动器,通过电流驱动器给励磁线圈加载一驱动电流,调节励磁线圈的磁场强度,从而在毫秒级时间内改变位于阻尼器阻尼通道中的磁流变液的屈服应力大小,达到调节磁流变阻尼器阻尼的目的,实现对被控对象振动的半主动阻尼减振。在这个闭环的半主动阻尼减振控制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输出量就是磁流变阻尼器的缸筒和活塞之间的相对位移。
现有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半主动减振系统中,由于无磁场下的磁流变液的粘度比普通液压油的粘度更大,所以即使在无电流输入的情况下,磁流变阻尼器也会施加一个较硬的阻尼力,对于振动的感知灵敏度较低。同时磁流变液较之普通液压油更贵,增加了磁流变阻尼器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足并联推进的内绕式磁流变阻尼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足并联推进的内绕式磁流变阻尼器,包括阻尼器缸筒、设置于阻尼器缸筒内部的活塞头以及与活塞头相连接的吸震阻尼机构,阻尼器缸筒左右两端通过螺钉分别间隙配合连接阻尼器左端盖和阻尼器右端盖,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活塞头滑动设置在阻尼器缸筒内部,活塞头通过锁固螺母进行紧固连接活塞杆,活塞头上加工有绕线槽,励磁线圈缠绕在活塞头的绕线槽内;所述活塞头四周加工有圆形通孔,形成供阻尼器缸筒内磁流变液通过的轴向液流通道;所述活塞头为10号钢导磁材料,活塞头内嵌入有永磁铁并产生的磁力线穿过活塞头形成闭合回路;励磁线圈因电磁效应产生的磁力线穿过活塞头形成闭合回路;
所述活塞头右侧连接吸震阻尼机构,吸震阻尼机构由液压缸、阻尼片、推进机构、支撑座和补偿弹簧组成,在活塞头右侧中部同一周向上等间距设置有若干转动铰接座,转动铰接座的数量与推进机构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转动铰接座与液压缸的缸筒一端的铰接环铰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一端的推进环与推进机构上推进杆的推进铰接座通过销轴相连接,推进机构的推进缸体固定在支撑座的支撑环侧壁上,支撑环内部连接固定板,固定板与阻尼器右端盖之间连接补偿弹簧,在推进杆顶端连接阻尼片,阻尼片与阻尼器缸筒内壁相吻合。
进一步,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阻尼器左端盖,另一端螺纹固定连接左吊耳,阻尼器左端盖中部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与阻尼器左端盖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
进一步,所述阻尼器右端盖中部螺纹固定连接右吊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海英,未经黄海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409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装箱卡车减振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双极板的小振幅并联式磁流变阻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