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防揭一次性数码防伪标签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9985.9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0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沈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印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春女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一次性 数码 防伪 标签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防伪标签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层防揭一次性数码防伪标签,其自外向内依次包括防伪标签表层、隔离层、固体胶层、真空镀铝层、不干胶层和硅油底纸,隔离层与固体胶层之间的胶粘度小于固体胶层与真空镀铝层之间的胶粘度。这样当防伪标签在被揭起的时候,防伪标签表层及隔离层就会顺利完整地被揭下来,并与固体胶层发生分离,从而实现了防伪标签不可重复使用的目的。同时,其生产方法有比较的简单,因而适合大规模地进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标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层防揭一次性数码防伪标签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防伪标签学名防伪标识,又名防伪商标,是能粘贴、印刷、转移在标的物表面、或标的物包装、或标的物附属物(如商品挂牌、名片以及防伪证卡)上,具有防伪作用的标识。防伪标签的防伪特征以及识别的方法是防伪标签的灵魂,防伪是对那些以欺骗为目的且未经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或复制的活动所采取的防止措施。
同时,现在市场使用的防伪标签多为刮开式数码防伪标签,刮开式防伪标签是将防伪码或二维码隐藏在可刮开涂层下面,消费者可以刮开涂层获取隐藏的防伪码或二维码,通过手机验证产品真伪。
而这种防伪标签所使用的防伪载体是不干胶,且防伪标签普遍都是贴在包装盒外侧的。因而,给造假者留下了可乘之机,不法分子可以通过回收原厂产品外包装,并将外包装上的防伪标签揭下,贴于新的包装上,然后装入伪劣假冒商品,从而以获得高额非法利润,既坑害了消费者,也损害了生产厂家的利益。
为了防止包装盒和防伪标签的重复使用,在生产的时候,在标签上模切出切线口,将防伪标签预裂成不同的小单元。例如,申请号为03150447.7的中国专利,其是先将防伪标签粘帖在被贴物上,然后在不损伤被贴物的情况下,把防伪标签分割成若干个小单元,这样,防伪标签就无法从被贴物上完整地玻璃。、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有效防止不法分子揭掉防伪标签,但是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由于防伪标签被切线口分成了多个小单元,相邻小单元之间的连接点如果过窄,则会使商家在使用防伪标签的时候,出现大量的破碎防伪标签,给商家带来了损失,但是如果切线口过宽,不法分子则还是能够小心翼翼的将防伪标签从商品上揭下来,再黏贴到假冒伪劣的商品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防揭一次性数码防伪标签,其降低了被完整地从原包装上揭下的概率,且其生产方法较为简单,适合大规模进行生产。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层防揭一次性数码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自外向内依次包括防伪标签表层、隔离层、固体胶层、真空镀铝层、不干胶层和硅油底纸,所述隔离层与固体胶层之间的胶粘度小于固体胶层与真空镀铝层之间的胶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隔离层将防伪标签表层和固体胶层进行隔离,这样当防伪标签贴附在产品上时,防伪标签表层就能够很容易被从防伪标签的本体上被剥离下来。且防伪标签表层剥离后固体胶层和真空镀铝层留在被贴物上面,同时表层失去胶性,不能复原,从而达到不能重复使用的目的。
同时,由于隔离层与固体胶层之间的胶粘度要小于固体胶层与真空镀铝层之间的胶粘度,这样当有人在揭贴在被贴物上的防伪标签时,防伪标签表层能够顺利完整地被揭下来,从而进一步实现了防伪标签不可重复使用的目的。
优选为,所述真空镀铝层上带有等间距的撕裂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一旦不法分子利用工具,当防伪标签表层和真空镀铝层一起被揭起时,一方面防伪标签表层和真空镀铝层所受到的扯拉力较大,另一方面,揭起部分和未揭起部分的真空镀铝层会成一定角度,导致了真空镀铝层各部分在揭起还会受到弯折力。从而,当撕裂线同时受到两种力的作用时就会断裂,进而造成真空镀铝层的破碎,使得防伪标签表层和真空镀铝层不能完整地被揭下,进一步起到了防揭的作用。
优选为,所述防伪标签层与真空镀铝层之间于撕裂线两侧均为空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印防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印防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99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再生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加热组件、封装装置和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