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环回气路吸附浓缩热脱附催化燃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9626.3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4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彪;王圆欣;章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庆彪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F23G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环回气路 吸附 浓缩 热脱附 催化 燃烧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环回气路吸附浓缩热脱附催化燃烧系统。该燃烧系统包括吸附床、催化燃烧床、第一集气箱和第二集气箱,吸附床分别通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与第一集气箱、第二集气箱贯通连接,催化燃烧床分别通过第三管道、第四管道与第二集气箱、第一集气箱贯通连接,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一回气歧管,第一回气歧管的另一端与第一集气箱贯通连接,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二回气歧管,第二回气歧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气箱贯通连接,第四管道上还设有排气管,第一集气箱上还设有第一新风进气管,第二集气箱上设有第二新风进气管。根据本发明的燃烧系统,无需在气路回路中设置换热器,使得能量传递更加直接,减少了中间换热损失,充分利用热量,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行业VOCs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环回气路吸附浓缩热脱附催化燃烧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吸附浓缩热脱附催化燃烧工艺中,新风通过换热器再通过加热器进入吸附床脱附分子筛,含VOCs的脱附气体通过换热器加热进入催化床进行催化燃烧,催化燃烧后的烟气通过换热器降温排放到空气中。通过换热器加热的新风或脱附的气体,能量损失严重,能源利用率有限,而且催化燃烧烟气通过换热器所降低的温度也比较少,造成能源浪费。尤其是在吸附床内的吸附剂没有吸附物可以脱附时(例如非工作状态),就需要添加燃料,导致催化燃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环回气路吸附浓缩热脱附催化燃烧系统,能够使催化燃烧后的高温烟气部分回输到催化床用于加热催化床,部分回输到吸附床用于加热吸附床,以及部分脱附气体回输到吸附床用于加热吸附床,使得能量传递更加直接,减少了中间换热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环回气路吸附浓缩热脱附催化燃烧系统,包括吸附床、催化燃烧床、第一集气箱和第二集气箱,所述吸附床与所述第一集气箱通过第一管道贯通连接,所述吸附床与所述第二集气箱通过第二管道贯通连接,所述催化燃烧床与所述第二集气箱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催化燃烧床与所述第一集气箱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一回气歧管,所述第一回气歧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气箱贯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二回气歧管,所述第二回气歧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气箱贯通连接,所述第四管道上还设有排气管,所述第一集气箱上还设有第一新风进气管,所述第二集气箱上还设有第二新风进气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新风进气管、第二新风进气管、第一回气歧管、第二回气歧管、排气管上、处于所述第一回气歧管与所述第二集气箱之间的所述第二管道上、处于所述第二回气歧管与所述第一集气箱之间的所述第四管道上皆设置有管道风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第一风机,以使处于所述第一集气箱中的混合烟气顺畅进入所述吸附床中;和/或,所述第三管道上还设有第二风机,以使处于所述第二集气箱中的混合烟气顺畅进入所述催化燃烧床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上还设有阻火器。
优选地,所述吸附床上设有吸附床温度监控器;和/或,所述催化燃烧床上设有催化燃烧床温度监控器。
优选地,所述吸附床上设有吸附床VOCs检测仪;和/或,所述催化燃烧床上设有催化燃烧床VOCs检测仪。
优选地,所述燃烧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吸附床温度监控器、催化燃烧床温度监控器、吸附床VOCs检测仪、催化燃烧床VOCs检测仪的信号反馈控制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的转速,所述催化燃烧床、吸附床的温度调节、所述管道风阀的开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中间采用法兰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管道中间采用法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庆彪,未经李庆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96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