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籼型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9577.3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9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轩正;华荣;王德成;袁红;孙建荣;吴计余;张祖普;朱海鹏;林佩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李浩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系不育系 不育系 两系不育系 技术路线 育种思路 植株 配合力 测交 米质 自交 改造 杂交 水稻 培育 成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籼型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通过广占63S水稻与协青早B的杂交,然后得到植株进行自交、测交,培育出优质的泰106A三系不育系的种子。本发明设计了将两系不育系改造成三系不育系的育种思路和技术路线,成功将广占63S改造成三系不育系(命名为泰106A),其米质和配合力均高于广占63S。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育种选育领域,具体是一种籼型三系不育 系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两系不育系推广应用以来,因其配组广泛、米质优、株叶 型好等优点被广大育种者推崇,大有超越和取代三系不育系之 势,广占63S的一般配合力好,配组广泛,以其为母本配制的 杂交组合如丰两优1号是国内推广面积最大的两系杂交水稻品 种之一,2006-2009年连续4年被农业部列为主推品种。扬两优 6号是两系杂交水稻发展史上的又一革命性品种,2005年通过 国家审定以来,先后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科技部 成果转化项目和农业部长江流域优质水稻产业带主导品种。 2006-2011年扬两优6号应用面积5692.89万亩,增产稻谷21.04 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68.15亿元。截至目前,以广占63S及其衍生系配制审定的杂交组合近百个,但两系不育系的育性 易受温度的起伏变化而导致繁殖或制种的产量下降及纯度降 低,生产风险很大。如果能选育出保留两系不育系的优点、育 性又稳定的三系不育系,将极大解决生产困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籼型三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克服两系不育系生产过程中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繁殖、制种失败 带来的巨大损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籼型三 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选育步骤如下:
(1)用水稻两系不育系广占63S与水稻三系保持系协青早 B杂交,得F1代;
(2)F1代再与协青早B水稻回交,得BC1F1代;
(3)种植BC1F1代,成熟后收获得到BC1F2代种子;
(4)BC1F2代种植后,选择结实正常、株型与广占63S相 近的单株,成熟后按单株收获种子得到BC1F3代种子;
(5)BC1F3代种植后,在结实正常的株行中选择株型与广 占63S相近的单株,自交得到BC1F4代种子;
(6)BC1F4代种植后,依然在结实正常的株行中选择株型 好、性状与广占63S相似的单株与三系不育系协青早A水稻测 交,并成对收获测交F1种子及对应父本单株种子(BC1F5代);
(7)种植成对交种子(测交F1代及对应父本BC1F5), 抽穗时对测交F1开始镜检,选取花粉完全败育的株对(F1代 及对应父本BC1F5)植株,回交一次,收获种子得到回交1代BC1F1及对应父本BC1F6;
(8)继续种植成对交(1代BC1F1及对应父本BC1F6), 抽穗时对1代BC1F1开始镜检,选取花粉败育的株对(1代 BC1F1及对应父本BC1F6)植株,继续回交,收获种子得到回 交2代BC2F1及对应父本BC1F7;
(9)重复步骤(8)的育种过程直到收获种子,得到回交4 代BC4F1及对应父本BC1F9;然后用三系恢复系测验种与镜检 合格的BC4F1代株行进行测交的F1代,繁殖测交F1代得到的 成对交不育系种子及对应父本种;
(10)选测交F1代中较好的不育系种子,命名为泰106A, 对应的父本命名为泰106B。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9)可以持续育种4代BC4F1及对 应父本BC1F9之后的株对,并对每一代分别用三系恢复系测验 种与镜检合格的植株进行测交得F1代,繁殖F1代选种,直到 选到性状符合的种子。
作为优化,所述步骤(9)三系恢复系测验种为镇恢084、 明恢63或泰恢25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9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