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金纳米团簇荧光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7950.1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2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曹禺;李炎;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9/24;B82Y40/00;C09K11/5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魏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纳米 荧光 强度 稳定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金纳米团簇荧光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包括:将金纳米簇溶于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银离子源,室温搅拌反应,得到银离子改性金纳米团簇溶液,透析,冷冻干燥,得到荧光强度和稳定性增强的金纳米团簇粒子。本发明制备过程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加入额外的化学还原剂,绿色高效;制得的银离子改性金纳米团簇粒子发红色荧光,最大激发波长位于525nm,最大发射波长位于近红外光区710nm,不需要紫外激发,在细胞标记和生物成像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强金纳米团簇荧光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纳米团簇是由几个到上百个的金原子组成,粒径在1纳米左右的一种荧光物质。相比于量子点以及有机荧光材料,金纳米团簇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如更低的毒性、良好的生物兼容性、良好的光学稳定性以及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在重金属离子检测,生物标记,细胞成像以及药物运输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金纳米团簇一般采用还原剂还原,配体稳定的方法制备,如硫醇类小分子配体,树状大分子及聚合物,蛋白质及DNA等等。其中蛋白质作为配体合成荧光金簇有特别的优势,因为蛋白质可同时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同时能够提供非常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
但金纳米簇的结构特性使得其量子产率和荧光强度低于一些荧光分子,所以一些研究致力于提高其荧光性能。一些研究以聚集诱导荧光增强原理提高金纳米簇的荧光性能和稳定性,如阳离子聚合,高分子聚合等。还有一些研究引入金属离子或小分子修补金纳米簇的表面缺陷来提高其荧光性能和稳定性。然而,在粒子稳定性方面,由于蛋白大分子之间容易发生团聚,故以蛋白为模板合成的金纳米团簇在水中往往稳定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强金纳米团簇荧光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在以蛋白为模板合成金纳米团簇过程中引入银离子,可得到荧光显著增强的金银合金纳米团簇,充分利用蛋白分子中巯基或二硫键含量高的特点,采用银离子修饰的方法“屏蔽”蛋白中的巯基或二硫键,以此实现金纳米团簇在水中的稳定分布,最终获得荧光增强且稳定性提高的金纳米团簇粒子。
本发明的一种增强金纳米团簇荧光强度和稳定性的方法,包括:
(1)将金纳米簇溶于水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浓度为1~10mg/mL的金纳米团簇溶液;
(2)向步骤(1)得到的金纳米团簇溶液中加入银离子源,室温搅拌反应,得到银离子改性金纳米团簇溶液,透析,冷冻干燥,得到荧光强度和稳定性增强的金纳米团簇粒子;其中金纳米团簇与银离子源的用量比为100:1~4。
所述步骤(1)中的金纳米簇是以蛋白为模板,氯金酸为前体,通过原位合成制得。
所述蛋白为蛋白结构中巯基或二硫键含量高的蛋白,包括角蛋白、白蛋白、乳清蛋白、α-乳白蛋白、胰蛋白、溶菌酶或乳铁蛋白,但不限于此。
所述步骤(2)中的银离子源为硝酸银或醋酸银,但不限于此。
所述步骤(2)中室温搅拌反应的时间为2~12h。
所述步骤(2)中透析的工艺条件为: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500Da的透析袋,透析24h。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过程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加入额外的化学还原剂,绿色高效。
(2)本发明采用银离子改性金纳米团簇粒子,通过引入银离子,有效防止金纳米粒子由于蛋白团聚而导致的水中稳定性差的不足,且加入银离子后其荧光性能得到改善,荧光强度提高3~4倍,大幅度提高了金纳米团簇的荧光强度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79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