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处理用聚酰胺正渗透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7742.1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9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延怀军;彭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水管家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B01D67/00;B01D69/02;B01D69/10;B01D71/56;C02F1/44 |
代理公司: | 44251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世洪<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分离层 聚酰胺 渗透膜 支承层 聚砜 水处理 非对称结构 三明治结构 单体类型 高选择性 多巴胺 高通量 膜性能 两层 通量 复合 保证 | ||
1.一种水处理用聚酰胺正渗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渗透膜包括聚砜支承层和位于聚砜支承层两侧的聚酰胺分离层,所述的聚酰胺分离层包括在应用过程中面向原料侧的高通量聚酰胺分离层和面向渗透侧的高选择性聚酰胺分离层,其中在高选择性聚酰胺分离层的水相单体中添加多巴胺;所述高选择性聚酰胺分离层具有两层,靠近聚砜支承层的为亲水改性高选择性聚酰胺分离层,而远离聚砜支承层的为非亲水改性的高选择性聚酰胺分离层;所述的高通量聚酰胺膜是通过均苯四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的混合油相单体和哌嗪、间苯二胺的混合水相单体界面聚合而成;所述的高选择性聚酰胺分离层是通过均苯三甲氯和间苯二胺界面聚合而成。
2.一种合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用聚酰胺正渗透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将15-20wt%的聚砜溶解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并添加4-12wt%的聚乙二醇-400,加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室温下静置脱泡24h得到铸膜液,利用刮刀将铸膜液流延到洁净玻璃板上,在空气中静置12h后快速水平放入凝固浴中凝胶1h后取出获得聚砜支承层;
(2)将一定量的哌嗪和间苯二胺、氢氧化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形成第一水相单体;将一定量的均苯四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溶解在烷烃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形成第一油相单体;将一定量的间苯二胺、氢氧化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溶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形成第二水相单体;将一定量的均苯三甲酰氯溶解在烷烃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形成第二油相单体;将一定量的多巴胺纳米颗粒加入到第二水相单体中形成第三水相单体;
(3)将聚砜支承层的A侧浸入第一水相单体中,2-5s后取出,除去表面多余溶液后继续将其A侧浸入第一油相单体中,2-5s后取出并干燥生成高通量聚酰胺层;
(4)将聚砜支承层的B侧浸入第三水相单体中,2-5s后取出,除去表面多余溶液后继续将其B侧浸入第二油相单体中,5-10s后取出,除去表面多余溶液中继续将B侧浸入第二水相单体中,2-5s后取出并干燥生成高选择性聚酰胺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水相单体中含有1-2wt%的哌嗪和0.5-1wt%的间苯二胺、0.3-1wt%氢氧化钠和0.1-0.5%的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的第一油相单体中含有2-3wt%的均苯四甲酰氯、1-2wt%的间苯二甲酰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三水相单体中含有1-4wt%的间苯二胺、0.3-1wt%氢氧化钠和0.1-0.5%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而第三水相单体中还含有0.01wt-0.1wt%的多巴胺纳米颗粒;所述的第二油相单体中含有1-3wt%的均苯三甲酰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水管家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杭州水管家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774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脱盐用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效陶瓷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