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验安全保密增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7595.8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9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吴纯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德雅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量子 密钥 分发 安全保密 增强 方法 | ||
1.一种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验安全保密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S1:生成初始随机数串W,通信双方Alice和Bob在量子密钥分发的基比对过程分别生成随机数串Kmis,A和Kmis,B,然后Alice将两者合并为随机数串W=[Kmis,A,Kmis,B];
S2:随机性验证,在量子密钥分发的纠错阶段结束后,估算W相对于攻击者Eve的最小熵下限,Hmin(W|E)≥1-H2(e),其中E表示攻击者在量子密钥分发过程中可能获取的部分密钥信息串,e表示系统的量子比特误码率,Hmin(W|E)表示W相对E的条件最小熵,H2(e)表示其二进制香农熵;
S3:计算最终安全密钥长度Nf,Nf=Nr×min{2(1-q)Hmin(W|E),q[Hmin(KEC|E)-f(e)H2(e)]},其中Nr为初始密钥串长度,q为基比对参数,f(e)为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纠错算法的纠错效率,通常f(e)≥1.0,Hmin(KEC|E)表示KEC相对E的条件最小熵,KEC表示纠错后密钥串;
S4:提取完美随机串W*,采用通信双方部分预共享安全密钥,构造Toeplitz矩阵HR,根据HR从W中提取完美随机数串W*;
S5:根据W*,公开协商规模通用散列函数HPA;
S6:通信双方根据HPA,分别对纠错后的密钥串进行哈希运算,生成最终安全密钥;
所述步骤S1的具体流程为:
S101:在量子密钥分发的基比对过程中,当通信双方Alice和Bob的基选择相反时,双方分别保存各自此时探测得到的随机比特串,表示为Kmis,A和Kmis,B;
S102:Bob端将Kmis,B发送至Alice端;
S103:Alice端随机数串Kmis,A和Kmis,B合并为随机数串W,W=[Kmis,A,Kmis,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验安全保密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的具体流程为:
S401:Alice端选取长度为Nt(1+Hmin(W|E))-2log2ε1-1比特的预共享密钥串构造规模为Nt×(NtHmin(W|E)-2log2ε1)的Toeplitz矩阵HR,其中NtNW,ε1为随机数提取安全参数,NW为W的长度;
S402:Alice端将W分割成NW/Nt段较短的随机数串,每段长Nt,最后一段随机数串若长度不足Nt,则舍弃;
S403:针对每一段分割后的短随机数串,采用HR进行哈希运算,将所有运算输出结果拼接成随机数串W*。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可验安全保密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的具体流程为:
S501:Alice将W*经公开且信息论认证的经典信道发送至Bob端;
S502:Alice和Bob分别根据W*构造规模为NEC×(Nf-2log2ε2)的通用散列函数HPA,其中ε2为保密增强安全参数,NEC表示纠错后密钥串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德雅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德雅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75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