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流水质检测用定点多次采样装置及其采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6671.3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5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成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贝斯泰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管 多次采样 河流水质 伸缩杆 支撑杆 固定支架 采样箱 承重座 采集 检测 可拆卸安装 河水 固定焊接 紧固连接 整体拆装 采样瓶 内螺纹 时间点 外螺纹 采样 拿取 伸入 水阀 旋接 移动 | ||
1.一种河流水质检测用定点多次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和采样箱(2),所述固定支架(1)包括承重座(3)、支撑杆(4)和伸缩杆(5),支撑杆(4)的末端与承重座(3)的上端中央连接,伸缩杆(5)包括支撑管A(51)、支撑管B(52)、支撑管C(53)和支撑管D(54),支撑管A(51)的一端与支撑杆(4)的前端固定焊接,支撑管B(52)、支撑管C(53)的两端以及支撑管D(54)的一端均开有外螺纹(55),支撑管B(52)和支撑管C(53)的两端以及支撑管A(51)的另一端均开有内螺纹(56),支撑管A(51)、支撑管B(52)、支撑管C(53)和支撑管D(54)依次通过外螺纹(55)与内螺纹(56)旋接而紧固连接;所述采样箱(2)的侧端与支撑管D(54)的另一端固定焊接,采样箱(2)的内部设有样品收纳箱(6),样品收纳箱(6)固定焊接在采样箱(2)的内部后端,采样箱(2)的前端固定焊接有进水管(7),采样箱(2)的内部固定焊接有导流管(8),导流管(8)的输入端与进水管(7)的出口端紧固密封连接,导流管(8)的出口端连接采样箱(2)的后端;所述样品收纳箱(6)的内部固定焊接有若干隔板(9),若干隔板(9)的上端以及样品收纳箱(6)的底端均放置有采样瓶(10),采样瓶(10)的前端均固定安装有导管(11),采样瓶(10)和导流管(8)通过导管(11)密封连接,导管(11)的前端紧固安装有水阀(12);所述采样箱(2)的后端安装有门板(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水质检测用定点多次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管B(52)和支撑管C(53)的两端、支撑管A(51)的另一端以及支撑管D(54)的一端均开有防水套定位槽(57),支撑管A(51)与支撑管B(52)、支撑管B(52)与支撑管C(53)以及支撑管C(53)与支撑管D(54)的连接端均套接有防水套(5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水质检测用定点多次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水管(7)的前端呈喇叭状,进水管(7)的外侧固定套接有杂质滤除罩(7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水质检测用定点多次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承重座(3)的上端中央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固定座(14),支撑杆固定座(14)的中央开有定位槽(141),支撑杆(4)的末端固定旋接有限位圆座(41),支撑杆(4)的前端固定焊接有旋转把手(42),支撑杆(4)活动套接在定位槽(141)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流水质检测用定点多次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杆(5)为不锈钢材质构件,支撑管D(54)的前端密实。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流水质检测用定点多次采样装置的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固定支架(1)及采样箱(2)运至采样点处,将支撑杆(4)套接在定位槽(141)内并旋接上限位圆座(41)进行紧固,根据堤坝的高度调整伸缩杆(5)的长度,使前端采样箱(2)能够伸入河水中;
S2:打开任一采样瓶(10)前端导管(11)上的水阀(12)并关闭其他采样瓶(10)前端导管(11)上的水阀(12),移动承重座(3)使采样箱(2)浸泡在河水中对河水进行样品采集;
S3:采集完成后,控制以采集过样品的采样瓶(10)前端水阀(12)关闭,当需第二次采集时,控制任一为采集样品的采样瓶(10)前端水阀(12)打开,采集完成后,关闭其前端水阀(12),后续采集同上,直至完成对河水的定点多次采集,采集完成后,转动旋转把手(42),取出河中的采样箱(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贝斯泰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贝斯泰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66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