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弯折的射线屏蔽门帘、物品安检设备和物品安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35910.3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6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洪明志;梁晋宁;黄清萍;卢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5/00 | 分类号: | G01V5/00;G21F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洋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弯折 射线 屏蔽 门帘 物品 安检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弯折的射线屏蔽门帘,该射线屏蔽门帘适于在竖直方向上被悬挂对物品安检设备(10)的安检通道(12)中的射线进行屏蔽,该射线屏蔽门帘具有可弯折结构(120),该可弯折结构大致沿一水平方向延伸,并被构造成能够围绕大致垂直于被检物品(1)在安检通道内的行进方向的水平轴线弯折,使得该射线屏蔽门帘的一部分被行进的被检物品推动掀开而从该可弯折结构处偏离所述竖直方向,而该射线屏蔽门帘的其它部分保持竖直悬挂状态。还提供了包括该射线屏蔽门帘的物品安检设备和物品安检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般地涉及安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弯折的射线屏蔽门帘、以及包括该射线屏蔽门帘的物品安检设备和物品安检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在重要的公共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是一项必要的手段。目前物品安全检查系统的X射线安检设备运行时需要物品通过具有X射线辐射的通道,为保证人员健康和环境保护,必须将通道予以射线屏蔽,避免不必要的射线逸出。一般做法是在通道的出、入口布置铅门帘,封闭整个通道。
由于铅门帘需要有一定的铅当量才能屏蔽逸散的X射线,所以铅门帘一般重量较大。物品在通过铅门帘时需要推动铅门帘的重心移动一段距离,克服掀开整个铅门帘的重力,这就导致部分较轻的被检物品经过安检设备的通道时会被铅门帘阻碍,被碰翻或停止前进,引起卡包等故障。此外,现有的铅门帘在被被检物品掀起时存在较大的缝隙,导致射线逸散量增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和其它问题和缺陷中的至少一种,提出了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弯折的射线屏蔽门帘,该射线屏蔽门帘适于在竖直方向上被悬挂对物品安检设备的安检通道中的射线进行屏蔽,该射线屏蔽门帘具有可弯折结构,该可弯折结构大致沿一水平方向延伸,并被构造成能够围绕大致垂直于被检物品在安检通道内的行进方向的水平轴线弯折,使得该射线屏蔽门帘的一部分被行进的被检物品推动掀开而从该可弯折结构处偏离所述竖直方向,而该射线屏蔽门帘的其它部分保持竖直悬挂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射线屏蔽门帘具有在所述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宽度,并且所述可弯折结构在整个所述宽度的范围内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射线屏蔽门帘具有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长度,并且包括至少在所述长度的对应于被检物品的高度的范围内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所述可弯折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射线屏蔽门帘包括沿所述水平方向并排排列并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多个条状门帘片,所述多个条状门帘片中的一些中的每一个设置有一个所述可弯折结构或设置有在垂直方向上彼此平行地排列的多个所述可弯折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条状门帘片的可弯折结构在竖直方向上彼此交错。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射线屏蔽门帘还包括用于将该射线屏蔽门帘以竖直悬挂方式连接至一支撑架的连接部,所述多个条状门帘片的上端一体地形成并连接至所述连接部,或者所述多个条状门帘片的上端分别单独地连接至所述连接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条状门帘片包括:射线屏蔽材料层;和连接件,该连接件嵌入射线屏蔽材料层中并大致在竖直方向上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条状门帘片还包括外覆层,该外覆层包覆在射线屏蔽材料层上以保持射线屏蔽材料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条状门帘片的宽度在20mm至100mm的范围内;每个条状门帘片的厚度在1mm至5mm的范围内;和/或在竖直方向上相邻的可弯折结构之间的间距在20mm至100mm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射线屏蔽门帘在所述行进方向上相反的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可弯折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弯折结构包括从射线屏蔽门帘的表面凹下并沿所述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5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