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带绳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5138.5 | 申请日: | 201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2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张洲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百凯弹性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1/12 | 分类号: | D04C1/12;D04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41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带 下层 上层 编织 经线 二层结构 中空的 错开 纬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带绳,其包含二层结构,即上层和下层;上层采用5上1落的工艺进行编织连接;下层包含经线和纬线,采用5落1上的工艺进行编织连接。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如果上层的1落和下层的1上是刚好错开,那么上层和下层之间形成中空的织带。从而使织带的局部具有弹性。如果上层的1落和下层的1上是刚好交织,那么上层和下层之间形成连接一体的织带。从而使织带的局部具有硬度。从而最终形成织带的软硬皆有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织带绳。
背景技术
织带以各种纱线为原料制成狭幅状织物或管状织物。带织物品种繁多,广泛用于服饰、鞋材、箱包、工业、农业、军需、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30年代,织带都是手工作坊生产,原料为棉线、麻线。新中国成立后,织带用原料逐渐发展到锦纶、维纶、涤纶、丙纶、氨纶、粘胶等,形成机织、编结、针织三大类工艺技术,织物结构有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双层、多层、管状和联合组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织带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织带绳,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二层结构,即上层和下层;上层包含经线和纬线,上层采用5上1落的工艺进行编织连接;下层包含经线和纬线,采用5落1上的工艺进行编织连接;下层的纬线为皮芯结构的高弹涤纶纤维;皮层为康泰斯复合弹性纤维,芯层为纳米银抗菌PTT纤维,皮芯厚度比为1:2。
如果上层的1落和下层的1上是刚好错开,那么上层和下层之间形成中空的织带。
如果上层的1落和下层的1上是刚好交织,那么上层和下层之间形成连接一体的织带。
上层的经线为高弹涤纶纤维;具体为第一经线,第二经线以及第三经线;
上层的纬线为高弹涤纶纤维;
下层的经线为高弹涤纶纤维;具体为第四经线,第五经线以及第六经线;
下层的纬线为高弹涤纶纤维;
康泰斯复合弹性纤维为ConTEX复合弹性纤维(ST100复合弹性纤维,市场统称T400弹性纤维)是一种采用杜邦Sorona为主要原料,与普通PET通过先进复合纺丝工艺制成的双组分新型复合弹力纤维;具有自然永久螺旋卷曲及优异的膨松性、弹性、弹性回复率、色牢度以及特别柔软的手感,既可单独纯织,也可与棉、粘纤、涤纶、锦纶等进行交织,形成多种多样的种类风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如果上层的1落和下层的1上是刚好错开,那么上层和下层之间形成中空的织带。从而使织带的局部具有弹性。如果上层的1落和下层的1上是刚好交织,那么上层和下层之间形成连接一体的织带。从而使织带的局部具有硬度。从而最终形成织带的软硬皆有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第一经线,2第二经线,3第三经线,4第四经线,5第五经线,6第六经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一种织带绳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1,一种织带绳,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二层结构,即上层和下层;上层包含经线和纬线,上层采用5上1落的工艺进行编织连接;下层包含经线和纬线,采用5落1上的工艺进行编织连接;下层的纬线为皮芯结构的高弹涤纶纤维;皮层为康泰斯复合弹性纤维,芯层为纳米银抗菌PTT纤维,皮芯厚度比为1:2。
如果上层的1落和下层的1上是刚好错开,那么上层和下层之间形成中空的织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百凯弹性织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百凯弹性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51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固的多色环向布料
- 下一篇:全自动饰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