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5070.0 | 申请日: | 201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2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杨静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静民 |
主分类号: | F23G7/07 | 分类号: | F23G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管 支承管 换热管排 换热器 浇注料 内腔 通孔 种管 制造 炉膛 大流量废气 管式换热器 并列放置 连接接头 平行设置 剩余空间 竖立放置 焚烧炉 穿入 多排 拼接 填充 竖立 焚烧 | ||
1.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包括换热管排,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管排为多排,换热管排间竖立并列放置;所述的各换热管排包括支承管、换热管和浇注料;所述的支承管为多根竖立放置;所述的支承管由下至上设有多对水平方向的通孔;所述的换热管为多根,各所述的换热管在水平方向穿入支承管的对应的通孔,所有换热管在水平方向平行设置;需要接驳延长的两根换热管之间的连接接头设置于支承管的内腔;支承管内腔的剩余空间设有所述的浇注料进行填充。
2.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其步骤如下:1)首先,在支承管的管壁上由下至上开设多对水平方向的通孔;2)下一步,把多根换热管陆续水平穿入多根竖立支承管的通孔,每两根连接的换热管连接接口设置于支承管的内腔,位于两端位置的支承管的通孔露出对应换热管的端部;3)下一步,在支承管3的上方管口往管内注入浇注料,让浇注料充满支承管管内的剩余空间;4)下一步,将多组换热管排并列设置。
3.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承管3为陶瓷管或金属管。
4.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管4为陶瓷管、石英管或金属管。
5.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管4采用同类材质换热管或不同材质换热管进行拼接。
6.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浇注料为耐火浇注料或混凝土。
7.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换热管其外径小于支承管的内径。
8.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承管上的水平通孔其孔径略大于换热管的外径。
9.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是:相互平行放置的换热管之间留有空间。
10.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管式换热器结构,其特征是:在同一根支承管的内腔中,包含有换热管4的连接接头设置于支承管内的换热管和无连接接头位于支承管的内腔的换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静民,未经杨静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50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有机废气催化燃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