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体发热剂发热功率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4823.6 | 申请日: | 201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2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健;廖哲晗;孙成烽;徐扬;马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7/00 | 分类号: | G01K17/00;G01N2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王海凤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剂 发热功率 刚玉坩埚 热分析仪 装填 粉体 热分析测试 样品前处理 测试 变化趋势 方法使用 温度校准 灵敏度 敏感度 热分析 校准 筛子 放热 放入 上横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体发热剂发热功率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样品前处理:用大于180目的筛子对样品进行筛分;S2:在刚玉坩埚中装填适量的发热剂;S3:将热分析仪进行温度校准和敏感度校准;S4:将步骤S2中装填发热剂的刚玉坩埚放入热分析仪中,进行热分析测试处理,最后获取放热速率与时间的变化趋势DSC曲线;S5:对DSC曲线上横纵坐标正方向所围成的区域的峰进行积分,计算出总的峰面积发热功率。该方法使用热分析,样品使用量少、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检测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体发热剂发热功率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粉体发热剂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在铸造方面,为了提高大型铸件的质量,在浇注过程中须适当延长浇注过程的冷凝和补缩时间,为达此目的除了采用保温冒口,绝热板等保温工艺措施外,重要的大型铸件往往还要使用发热剂。发热剂除了本身有化学反应热产生以外,反应后的残渣也是耐火度较高、体积密度较小、气孔率较高的轻质保温材料。由于发热剂自燃后体积膨胀,反应后残渣结构均匀,可覆盖于浇冒口之上,不需要较高的强度,因而燃烧后的产物可以变得体积密度很小,从而使发热剂产生热及高效保温的双重效果,这对延长铸件冷凝和补缩时间具有独特作用。
在冶金方面,炉外精炼和连铸技术已经作为现代冶金的重要工艺流程,在炼钢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钢水温度的控制和调节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近年来,各种钢水再加热技术不断涌现,其中化学加热法由于具有操作简单,升温速度快,投资少,成本低等优点得到不断的重视,在国内外各大钢厂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从目前钢水化学加热法的应用情况来看,基本上使用的是发热剂。
但是就目前而言,尚无较为准确,便捷的方法测试粉体发热剂的发热功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热分析仪检测粉体发热剂发热功率方法,该方法使用简便、快速,能够高效地求出粉体发热剂的发热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体发热剂发热功率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样品前处理:用小于180目的筛子对样品进行筛分;
S2:在刚玉坩埚中装填适量的发热剂;
S3:将热分析仪进行温度校准和敏感度校准;
S4:将步骤S2中装填发热剂的刚玉坩埚放入热分析仪中,进行热分析测试处理,最后获取放热速率与时间的变化趋势DSC曲线;
进行热分析测试处理:指步骤S2中装填发热剂的刚玉坩埚放入热分析仪中加热,将样品从室温升至1000℃-1100℃,升温速率为20-30K/min,保温0.5-1h;
S5:对DSC曲线上横纵坐标正方向所围成的区域的峰进行积分,计算出总的峰面积发热功率。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S2中放入刚玉坩埚中的发热剂的质量与测试要求量误差不超过1%。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S4在进行热分析测试处理中通入干空气。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S4在进行热分析测试处理中通入干空气的流速为50ml/min。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S4中从室温升至1000℃。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S5具体为:
采用如下公式进行积分:
;
;
其中,f(t)表示DSC峰的曲线, a表示发热剂开始放热的起始时间,b表示发热剂完成放热的结束时间,Q表示发热功率,P表示功率,t表示时间, m表示质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4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