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用户环境下流式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1316.7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8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罗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9/54;G06F12/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刘勋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请求 队列 检索 多用户环境 加入请求 用户返回 数据处理 下流式 时长 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 读取 用户数据请求 数据流 地址指针 检索请求 数据内容 顺序处理 顺序存储 提示信息 系统资源 内存 消耗 | ||
多用户环境下流式数据处理方法,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1)自数据流中读取数据内容,按读取顺序存储到内存环中的存储区;2)若接收到用户数据请求,则根据用户请求的优先级,将用户请求加入请求队列;3)按照队列顺序处理用户请求,在内存环中检索请求中的数据内容,若检索出符合请求的数据,进入步骤4);若未检索出符合请求的数据,则进入步骤5);4)向该用户返回其请求的数据在内存环中的地址指针;5)等待预定时长后将该用户请求重新加入请求队列,若经过预定次数或预定时长后依然未检索出符合请求的数据,则向用户返回提示信息。本发明降低了系统资源的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流式数据,又叫做流水数据,是一组顺序、连续到达的数据序列,一般情况下,流式数据可被视为一个随时间延续而无限增长的动态数据集合;严格意义上讲,由数千个数据源持续生成的数据,通常也同时以数据记录的形式发送,数据规模时时变化的数据形式。同时,流式数据的特点:
1)数据传输实时性;
2)数据传输顺序独立性,不受外部因素所控制;
3)数据规模不确定性,不能预知其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4)数据回溯难度高,一经处理,除非特意保存,否则不能被再次取出,或者再次提取数据代价高。
基于流式数据自身的特点,其在内存中处理难度就显得尤为突出。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同时在网络监控、传感器网络、航空航天、气象测控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广泛存在,人们对流式数据的处理需求也日渐增多。
在多用户的环境下,不同的用户对数据流中的元数据有不同的要求,共享内存机制是现阶段比较常见的流式数据内存处理方式如图1所示,以共享内存方式实现用户间数据的处理(IPC),用户A创建内存块,映射共享内存数据,把指定的共享数据映射到用户的地址空间用于访问;用户B创建共享内存,映射共享内存数据,把指定的共享数据映射到用户的地址空间用于访问,映射成功后就能从用户的内存中读出数据,以此类推。这样能够有效保护元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但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系统资源的过多消耗,降低了系统效率,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大,该问题越发明显和严重。同时由于该机制是动态地从内存中申请,在数据量操作频繁的系统中,也带来了系统实时性和内存碎片等问题。
共享内存机制实现用户间通信,一般采用的步骤有:
A用户:
1)创建命名的共享内存,包含N个固定大小为X的块区域。
2)创建内部线程同步机制阻止多个线程同时获得数据块,创建运行条件;
3)等待信号,当前块可读;
4)从内存中读取该内存块,读完之后标识它们再次可写;
5)转到步骤3)。
B线程:
1)创建命名的共享内存,包含N个固定大小为X的块区域;
2)创建内部线程同步机制阻止多个线程同时获得数据块,创建运行条件;
3)等待信号,当前块可读;
4)从内存中读取该内存块,读完之后标识它们再次可写;
5)转到步骤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更高处理效率的流式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用户环境下流式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13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