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预防用限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31106.8 | 申请日: | 2018-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5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俞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凯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0 | 分类号: | E0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立柱 钢丝绳 限高装置 安装块 限高杆 气囊 高速公路事故 侧端面 连接杆 转轴 啮合 弹簧安装 端面安装 开关按钮 转轴转动 自动回复 标识牌 弹簧箱 固定环 固定块 警告灯 可转动 连接柱 啮合板 上端面 高杆 下端 预防 背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预防用限高装置,包括安装块、立柱和转轴,所述立柱的侧端面通过连接杆安装有警告灯,所述立柱背离连接杆的一侧端面安装有弹簧箱,弹簧箱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末端通过第一钢丝绳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末端设有第二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的末端通过固定环连接在固定块上,安装块的一侧端面通过连接柱固定安装有标识牌,安装块的下端通过第一弹簧安装有与限高杆啮合的啮合板,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立柱的上端面一侧,转轴上安装有限高杆,所述限高杆的侧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上设有开关按钮。本发明具有限高杆可转动可自动回复位置防止车辆以及限高装置损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公路事故预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预防用限高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超高车辆进入高速公路,以免在高速公路发生事故,通常会在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口处设置限高装置。目前在超高车辆进入高速经过收费站的时候,虽然收费站前的限高装置安装有标识牌,但是司机可能并不了解自己开的车辆有没有超高,导致车辆直接装上限高装置,广泛使用的车辆限高装置大多是由钢架结构焊接固定实体,当车辆与限高装置接触时,车辆会导致损坏,而且限高装置被撞击后损毁严重,限高装置维修时间长、费用高,直接影响收费站道口的正常通行,而可以转动的限高装置,转动后需要人力将其回复原位,耗费人力,而且车辆经过时,车辆虽然超高了,但是通过的车辆司机并不会察觉,直至被检查人员拦住,导致了收费站道口的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预防用限高装置,具备可转动可自动回复位置的优点,解决司机无法察觉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公路事故预防用限高装置,包括安装块、立柱和转轴,所述立柱的侧端面通过连接杆安装有警告灯,所述立柱背离连接杆的一侧端面安装有弹簧箱,弹簧箱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末端通过第一钢丝绳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末端设有第二钢丝绳,第二钢丝绳的末端通过固定环连接在固定块上,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立柱的上端,安装块的一侧端面通过连接柱固定安装有标识牌,安装块的下端通过第一弹簧安装有与限高杆啮合的啮合板,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立柱的上端面一侧,转轴上安装有限高杆,限高杆的下端面一侧固定安装有限位杆和固定块,固定块位于限位杆的一侧,所述限高杆的侧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上设有开关按钮。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囊共设有十个,且十个第二气囊关于第一气囊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共设有四个,且四个第一弹簧关于啮合板两两之间呈均匀等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为六米。
优选的,所述开关按钮与警告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啮合板,啮合板通过第一弹簧安装,具有一定的弹力,在限高杆转动时,啮合板会向上压缩,让限高杆通过,限高杆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拉动能够重新与啮合板啮合,达到了固定限高杆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在车辆撞击到限高杆的时候,直接撞击下虽然限高杆可以转动,但是经过啮合板的固定,也需要有力的推动才能转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可以起到保护限高杆的效果,通过第一气囊上开关按钮也会被撞击到,会开启警告灯,警告灯会在车辆前方做超高警告提示。
3、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在限高杆被撞击以及挤压转动后,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的拉动限高杆能够回复到原位,重新与啮合板啮合,达到了让限高杆回到原位的效果。
4、本发明通过设置标识牌,标识牌可以标识限高装置的限高米数,在车辆经过限高装置时,司机可以通过限高装置上的标识牌看到限高装置的限高,超高的车辆大多数会调转车头,当然也会有少部分没看到的和不知道自己车辆有没有超高的,达到了标识限高米数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凯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兰州凯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31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