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铝灰系人造地暖复合砖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2745.8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7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黄耀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32 | 分类号: | C04B26/32;C04B11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吴庆 |
地址: | 4021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量百分比 再生铝 复合砖 石英砂 硅烷偶联剂 反应剂 固化剂 人造地 石英粉 树脂 制作 资源再生利用 绿色环保 废弃物 排放 | ||
1.一种再生铝灰系人造地暖复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砖主要包括再生铝收尘灰、再生铝灰、石英粉、石英砂、树脂、固化剂、反应剂以及硅烷偶联剂;其中再生铝收尘灰占质量百分比的0.1%-5%、再生铝灰占质量百分比的18%-42%、石英粉占质量百分比的1%-4%、石英砂I占质量百分比的15%-30%、石英砂II占质量百分比的10%-20%、石英砂III占质量百分比的13%-28%、树脂占质量百分比的14%-20%、固化剂占质量百分比的0.1%-0.25%、反应剂占质量百分比的0.1%-0.25%、硅烷偶联剂占质量百分比的0.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铝灰系人造地暖复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铝收尘灰的粒径为500-65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铝灰系人造地暖复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铝灰的粒径为100-35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铝灰系人造地暖复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粉的粒径为300-33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铝灰系人造地暖复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I、石英砂II、石英砂III的粒径分别为6-20目、70-140目、100-270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铝灰系人造地暖复合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191树脂。
7.一种制作再生铝灰系人造地暖复合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配料
首先按照生产的花色品种,将准备好的各种原料按照配方比例进行调配;
2)原料搅拌
把按配方比例称好的再生铝收尘灰、再生铝灰和石英砂加入至自动搅拌机内,初步搅拌100-150秒,以确保再生铝收尘灰、再生铝灰和石英砂混合均匀后同时将按比例调配好的树脂、耦合剂和固化剂加入自动搅拌机内,搅拌时间为200-400秒;
3)铺模底纸
在准备好的模具底部铺垫一层与复合砖相同规格的牛皮纸;
4)布料
将上述已经分配好和搅拌均匀的原料,通过人工平均的分布在模板上,并使其原料平整的分布,当板面基本整平之后,在板面的上面盖上一层牛皮纸,并在牛皮纸的上面垫上一层胶皮;
5)压制
在布料完成之后,逐片的送到真空压制机内,并进行抽真空操作;当真空压力达到-0.07至-0.10Mpa后,再进行震动加压,加压时间为100-150秒;
6)热固化
经过抽完真空加压之后的复合砖,将会送入烤箱内进行热固化,固化时间一般需要20-30小时,固化温度维持在50℃-90℃;
7)脱模
按照规定的时间、温度进行热固化后,将复合砖取出自然冷却进行脱模;在脱模后检查复合砖,判定复合砖是否固化完成、是否有强度可以进行抛光作业;或者不能使用直接进行报废处理;
8)抛光
自然冷却后的复合砖毛坯板,直接放置在抛光机的卡槽内进行抛光处理,并根据不同的光面要求,使用不同规格的砂纸;
9)切割
根据实际的要求,将复合砖切割成各种规格,在切割的过程中需要查看是否存在任何缺陷,并对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处理;
10)检验和记录
复合砖完成以上的生产工序后,根据实验室的要求,对复合砖进行各项性能检测,主要包括抗压测试和吸水性,在测试数据确认后,根据品种、规格、参数输入实验记录表进行备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模板的规格为300mm×30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板的四边内侧放置有4条生胶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胶条的高度要比模板高出4mm-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格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27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