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预应力混凝土块用钢筋预应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2151.7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周锡武;张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 |
代理公司: | 51213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兴亮<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组件 钢筋 拉紧 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装置 螺纹连接杆 伸缩装置 预应力钢筋 底板 钢筋卡扣 滑动连接 钢筋组 拉应力 小型的 拉直 试块 预紧 转动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预应力混凝土块用钢筋预应力装置,涉及钢筋预应力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拉紧支撑组件和钢筋卡扣,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通过螺纹连接杆固定连接,第二支撑组件与拉紧支撑组件滑动连接,第二支撑组件和拉紧支撑组件之间设置于有伸缩装置,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底板。本发明通过伸缩装置在第二支撑组件与拉紧支撑组件间的顶伸作用能够将钢筋组拉直,给钢筋一个拉应力,转动螺纹连接杆调节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对钢筋进行预紧,解决了现有在小型的预应力混凝土试块制作中就显得麻烦,现有预应力钢筋装置不够简单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筋预应力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预应力混凝土块用钢筋预应力装置。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为了避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过早出现,充分利用高强度钢筋及高强度混凝土,设法在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承受使用荷载前,通过施加外力,使得构件产生的拉应力减小,甚至处于压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
目的预压应力用来减小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从而将结构构件的拉应力控制在较小范围,甚至处于受压状态,以推迟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从而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和刚度。
抗裂性好,刚度大,由于对构件施加预应力,大大推迟了裂缝的出现,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可不出现裂缝,或使裂缝推迟出现,所以提高了构件的刚度,增加了结构的耐久性。
钢筋强度要高,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力在构件的整个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应力损失。这些损失的总和有时可达到200N/mm²以上,如果所用的钢筋强度不高,那么张力时所建立应力甚至会损失殆尽。
现有的预应力混凝土块制作,先张法需要有张拉台座;后张法还要耗用数量较多、质量可靠的锚具等。在小型的预应力混凝土试块制作中就显得麻烦,对与预应力钢筋装置不够简单,拉台座拉完的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应力在构件的整个制作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应力损失,使用成本高,一种能够简单操作,并且能够完成小型预应力混凝土块的钢筋预应力的装置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预应力混凝土块用钢筋预应力装置,通过伸缩装置在第二支撑组件与拉紧支撑组件间的顶伸作用能够将钢筋拉直,给钢筋一个拉应力,螺纹连接杆调节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之间的距离,同时可以对钢筋进行预紧,解决了现有在小型的预应力混凝土试块制作中就显得麻烦,现有预应力钢筋装置不够简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小型预应力混凝土块用钢筋预应力装置,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拉紧支撑组件和钢筋卡扣,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通过螺纹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与拉紧支撑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一表面的第一限位挡圈与伸缩装置一端周侧面配合连接;所述拉紧支撑组件一表面的第二限位挡圈与伸缩装置的另一端周侧面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底板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底板一表面固定有加强筋;所述第二底板另一表面固定有若干导柱;所述第二底板一表面固定有第一限位挡圈;所述第二底板一表面开有若干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拉紧支撑组件包括第三底板;所述第三底板一表面固定有若干导套;所述第三底板一表面固定有第二限位挡圈;所述第三底板一表面开有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连接杆为圆柱结构;所述螺纹连接杆一端面开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螺纹连接杆另一端面开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螺纹旋转方向相反;所述螺纹连接杆周侧面固定有一六边形固定块;所述六边形固定块一表面开有贯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21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