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性pH值条件浮选钾长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1807.3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0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呼振峰;凌石生;刘方;王中明;刘崇峻;刘书杰;刘慧南;路亮;赵杰;苏建芳;肖巧斌;张云海;谭欣;杨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02 | 分类号: | B03D1/002;B03B1/00;B03B1/04;B03D101/06;B03D10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李闯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性 ph 条件 浮选 长石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性pH值条件浮选钾长石方法,包括:对含钾长石物料进行破碎磨矿,制成含钾长石矿浆;向含钾长石矿浆中加入改性油酸和石油磺酸钠,并进行浮选脱除含铁杂质和含泥杂质,得到除杂后矿浆;向除杂后矿浆中加入油酸钠、活化剂和抑制剂,并进行粗选,从而得到粗选精矿和粗选尾矿;向粗选尾矿中加入油酸钠、活化剂和抑制剂,并进行扫选,从而得到扫选中矿和扫选尾矿;向所述粗选精矿中加入抑制剂,并进行精选,得到钾长石精矿。本发明能够在中性pH值条件下实现钾长石与石英的有效分离,对浮选设备腐蚀小、对环境污染少,而且钾长石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高,能够对K2O含量为7~10%的钾长石原矿进行有效开发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石浮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性pH值条件浮选钾长石方法。
背景技术
长石和石英这两种造岩矿物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用途很多,可应用于建材、玻璃陶瓷、电子电器、耐火材料等诸多领域。长期以来,我国对长石和石英的开采利用主要集中在各地优质长石、石英矿床,大量中低品级矿床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这主要与现阶段选矿技术发展有关。
长石和石英同属于架状硅酸盐矿物,结构相似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及化学组成相似,而且这两种矿物常以共生体状态出现于自然界中,或伴生在一起,或作为脉石矿物与其它多种有用矿物共生,二者的分离是当今的世界难题。
目前,长石与石英的分离主要有三种浮选方法,即氢氟酸法、硫酸法和无酸法。分选效果比较好的是氢氟酸法,其次是硫酸法。无酸浮选法是指浮选过程中矿浆的酸碱度呈中性或碱性,因其工艺条件苛刻,至今未能进入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公布号为CN1261556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关于硅砂的处理工艺,适用于含长石硅砂的浮选,其技术关键是在浮选分离长石、石英之前,对硅砂进行预活化处理,使活化剂和长石石英颗粒充分作用,预活化处理后,将活化剂脱出,使浮选过程中活化剂含量降到最小程度,这样可以减少捕收剂的用量。预活化处理后脱出的水和浮选废水分别进行循环使用,使外排的选矿废水中氟离子含量在3.0mg/L,从而解决了含氟离子废水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公布号为CN107185716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酸性条件下长石石英浮选分离组合捕收剂及应用方法,该方法是将长石石英原矿磨矿脱泥磁选之后,加入硫酸调浆到 pH=2~5,然后加入丁基吡啶盐酸盐、十二烷基磺酸钠、煤油组合捕收剂,实现长石矿物的浮选。该方法避免了在长石和石英浮选分离过程中使用氢氟酸,具有操作安全系数高、环境友好的特点。
公布号为CN104785362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从钽铌矿中优选浮选长石和石英的方法,其工艺流程为钽铌矿重选尾矿→高效脱泥→浮选锂云母→浮选长石,浮选尾矿即得石英精矿,在浮选长石时,加入盐酸或者硫酸为调整剂,加入盐酸、草酸、草酸钠为活化剂,十二胺或者十八胺为捕收剂,得到的长石精矿K2O+Na2O含量大于9%,回收率大于85%。
公布号为CN103736596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环境污染程度小、环境友好型的长石和石英浮选分离技术,该方法是将长石和石英原矿磨矿制浆,然后加入碳酸钠调浆,再加入N-酰基肌胺酸钠,最后加入环烷酸皂、氧化石蜡皂、油酸和羟肟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作捕收剂,浮选石英,得到的槽内产品即为长石。该方法中使用的药剂均能自然降解,对设备要求低,生产成本低。
公布号为CN105618271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从低品位钾钠长石矿中分离石英的方法,采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钠调浆到pH值为8~10,然后采用碱土金属离子氯化钙、石灰或氯化钡活化石英,十二烷基磺酸钠、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作为抑制剂,胺类捕收剂十二胺、十八胺、醚胺浮选石英,对低品位长石矿粉进行粗选、扫选和精选,可以得到满足钾长石行业需求的长石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18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