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设备用自动补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21569.6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5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郑成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安市任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B41F31/30;B41F31/32 |
代理公司: | 11427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墨 浮台 导向筒 补墨装置 印刷设备 印刷辊 转盘 麻花杆 盖板 导通 封堵 墨池 墨盒 转角 盖板中心 进墨通道 控制转盘 连接转盘 驱动转动 上下移动 下行移动 转盘旋转 自行调节 安装孔 成正比 导墨槽 贯通轴 下侧壁 油墨液 横置 通孔 | ||
1.一种印刷设备自动补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墨盒(3)、墨池(7)、印刷辊(8)和补墨机构(6),墨盒(3)的底平面不低于墨池(7)的顶平面,印刷辊(8)架设于墨池(7)内,补墨机构(6)位于印刷辊(8)的一侧,补墨机构(6)通过输墨管(5)与墨盒(3)连通,补墨机构(6)包括导向筒(61)、盖板(62)和浮台(67);
导向筒(61)固定在墨池(7)内,导向筒(61)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使得导向筒(61)内部与墨池(7)连通的通孔(68);
浮台(67)横置在导向筒(61)的内部,浮台(67)上设置有用以导通浮台(67)上、下两部分空间的导墨槽(66),浮台(67)的中心处固定有麻花杆(64),浮台(67)的外侧壁与导向筒(61)的内壁之间上下滑动接触;
盖板(62)盖合在导向筒(61)的上部开口端,盖板(62)中心设有轴向贯通的安装孔,盖板(62)内部中心对称式设置有注墨腔(63),注墨腔(63)的进墨口均与输墨管(5)连通,盖板(62)的内环侧壁上中心对称式开设有弧形的凹槽(69),凹槽(69)与注墨腔(63)连通;其中,安装孔内共轴线设置有转盘(65),转盘(65)的外缘处沿径向对称式固定有能够封堵或打开注墨腔(63)出墨口的外延部(651),外延部(651)滑动嵌接在凹槽(69)内并与凹槽(69)面接触;转盘(65)的中心处滑动套接在麻花杆(6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设备自动补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池(7)的内底面固定设置有用以与浮台(67)形成滑动副的导向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设备自动补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若麻花杆(64)为逆时针方向扭转结构,则凹槽(69)为顺时针布置在注墨腔(63)的一侧;若麻花杆(64)为顺时针方向扭转结构,则凹槽(69)为逆时针布置在注墨腔(63)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设备自动补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部(651)的外侧面的弧长度不小于注墨腔(63)的出墨口的开口大小,凹槽(69)的弧长不小于外延部(651)的外侧面弧长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自动补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3)的底部连接有静态混合器(4),静态混合器(4)的进口端与墨盒(3)的内部连通,静态混合器(4)出口端通过输墨管(5)连接补墨机构(6)。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自动补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墨槽(66)沿浮台(67)的外侧壁边缘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设备自动补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3)固定在垫台(2)上,垫台(2)和墨池(7)均固定在底座(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安市任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安市任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156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