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结构可调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0976.5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0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雷自强;赵睿;彭辉;梁晶;王飞;周洁孜;马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结构 聚酰亚胺材料 可调 低温缩聚 二酸酐 二元胺 制备 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 非质子极性溶剂 聚酰胺酸 聚酰亚胺 空间位阻 脱水成环 系统调控 匹配性 成环 可溶 研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结构可调聚酰亚胺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是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二酸酐和二元胺先进行低温缩聚,获得可溶的聚酰胺酸;然后在高温下脱水成环,即得微结构可调聚酰亚胺材料。本发明通过研究不同二酸酐与二元胺之间空间位阻的匹配性,在控制低温缩聚的时间和高温成环温度及时间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聚酰亚胺材料微结构的系统调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涉及一种微结构可调聚酰亚胺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的出现与应用,人们发现材料的性能不仅与材料本身的化学组分有关,还与其微观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当物质在微观世界中发生改变,那么在宏观世界中,物质的行为也会随之变化。材料的微结构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制备工艺、生长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材料微结构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调控其微结构,不仅可以控制材料的微观形态,还可以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
目前材料微结构的调控研究主要集中于碳材料、金属材料、Janus材料等,鲜少涉足高分子领域。而聚焦高分子微结构的制备及系统调控,可以为新型高分子材料在光电器件、生物医学、环境及能源技术等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聚酰亚胺是综合性能最佳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其作为一种特种工程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微电子、纳米等领域。近年来,各国都在将聚酰亚胺的研究、开发及利用列入21世纪最有希望的工程塑料之一。然而,目前尚无通过调控聚酰亚胺微结构的方法,来拓展聚酰亚胺材料应用领域的相关技术或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结构可调聚酰亚胺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微结构可调聚酰亚胺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二酸酐和二元胺先进行低温缩聚,获得可溶的聚酰胺酸;然后在高温下脱水成环,即得微结构可调聚酰亚胺材料。
所述二酸酐为4,4’-联苯醚二酐、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二酐、六氟二酐、均苯四甲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元胺为对二氨基联苯、对苯二胺、2,2’-双(三氟甲基)二氨基联苯、3,3’-二氨基联苯胺中的至少一种,且二酸酐和二元胺的摩尔比为1:1 ~ 1:5。
所述非质子极性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低温缩聚是在室温下缩聚反应5~15小时。
所述高温成环是在140~200℃下反应1~12小时。
本发明通过研究不同二酸酐与二元胺之间空间位阻的匹配性,在控制低温缩聚的时间和高温成环温度及时间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聚酰亚胺材料微结构的系统调控。选用空间位阻匹配良好的二酸酐和二元胺,通过恒温水浴控制低温缩聚时间,采用恒温水热操作控制高温成环的温度和时间,最终得到的聚酰亚胺材料呈现捆束状且纳米片形貌均一、厚度较薄,平均约为3.8 nm。其SEM微观形貌图见图1。主要可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
选用空间位阻匹配较好的二酸酐和二元胺,通过恒温水浴控制低温缩聚时间,采用恒温水热操作控制高温成环的温度和时间,最终得到的聚酰亚胺材料呈现交织的纳米花片状,且纳米片形貌均一、厚度较薄,平均约为4.0 nm。其SEM微观形貌图见图2。主要可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
选用空间位阻匹配较差的二酸酐和二元胺,通过恒温水浴控制低温缩聚时间,采用恒温水热操作控制高温成环的温度和时间,最终得到的聚酰亚胺材料呈现互叠的纳米片状结构,且纳米片形貌均一、厚度较厚,平均约为7.9 nm。其SEM微观形貌图见图3。主要可用于航空、航天、微电子、纳米、液晶、分离膜、激光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结构呈现捆束状纳米片微结构可调聚酰亚胺材料的SEM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0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