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排烟囱烟雨治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20252.0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9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天剑;郜翔;王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九鼎昊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6 | 分类号: | B01D45/06;B01D4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57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排烟囱 烟囱内壁 集水槽 冷凝水 治理系统 内壁 烟囱 引流 集中排放 烟气流速 运行成本 排水孔 扰流板 导流 夹带 减小 烟气 外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排烟囱烟雨治理系统,其利用CFD导流技术,在直排烟囱(1)内壁上安装扰流板(2),降低沿烟囱内壁的烟气流速,从而大幅度减小烟气在烟囱内壁形成的冷凝水;其在直排烟囱(1)内壁上设置集水槽(3),并在集水槽(3)处设置排水孔(4),将集水槽内的冷凝水引流至烟囱外部,集中排放;这样既防止了在烟囱内壁形成的少量冷凝水,因二次夹带而形成烟囱雨,同时结构简单、阻力低、运行成本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排烟囱烟雨治理系统,其适用于各种钢制、玻璃钢制的湿烟囱的烟雨治理。
背景技术
在我国历次大气污染物环保改造过程中,在脱硫段因为湿法脱硫应用时间长,技术成熟等多种原因在国内应用数量多,范围广。而湿法脱硫后烟气排放温度一般在40~60℃之间,处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很多企业都撤销了GGH烟气加热设备,即烟气以湿烟囱排放为主。
烟囱雨是湿烟囱排放的一个常见现象,对环境、周边建筑物等危害较大。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烟气中携带有未被脱硫塔内安装的除雾器除去的液滴和烟气中的水蒸气因温降凝结成水滴,其中烟囱内壁是主要的冷凝区域。在最近的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很多都在脱硫塔后设置了湿式电除尘器,已经解决了脱硫塔除雾器逃逸而形成的烟囱雨。对于设置有湿式电除尘器的烟囱,其烟囱雨的最主要成因是烟气中的水蒸气与温度较低的烟囱内壁接触形成的冷凝水。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直排烟囱解决烟囱雨的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排烟囱烟雨治理系统,其结构简单、阻力低、运行成本小。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直排烟囱烟雨治理系统,其中直排烟囱1内壁上安装有扰流板2、集水槽3,直排烟囱1壁上在集水槽3处设置有排水孔4。
所述直排烟囱烟雨治理系统利用CFD导流技术。
优选地,直排烟囱1内壁上安装的扰流板2、集水槽3的数量、大小、安装位置根据烟气流速、烟气含水率的不同而变化。
进一步地,直排烟囱1内壁上安装的扰流板2一般呈八字形布置或环圈形布置。
本发明安装于各种钢制、玻璃钢制的湿烟囱的烟雨治理,适用于火电厂、热电厂、各种燃煤锅炉、烧结机、球团、各种窑炉等经过除尘、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后,含水饱和湿烟气经过烟囱排放产生的白色烟雨治理,有效解决了因烟囱内壁冷凝而造成的烟囱雨的问题。尤其明显的是,本发明适用于各种钢制、玻璃钢制的湿烟囱的烟雨治理。尤其适用于火电厂、热电厂、各种燃煤锅炉、烧结机、球团、各种窑炉等经过除尘、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后,含水饱和湿烟气经过烟囱排放产生的白色烟雨治理。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直排烟囱烟雨治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扰流板呈八字形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扰流板呈环圈时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扰流板为长方形或多边形时的相互位置图。
图5是扰流板为圆环形或锥形时的相互位置图。
图6是集水槽和排水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不应当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仅仅限制于下述具体结构或部件或具体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九鼎昊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襄阳九鼎昊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20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