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个热交换器的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8444.8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2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须山隆行;菊山辰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T.RAD |
主分类号: | F28F9/26 | 分类号: | F28F9/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国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连结件 第二热交换器 连接结构 紧固 两侧壁 嵌入槽 下端部 连结 | ||
本发明提供多个热交换器的连接结构,能够以较少的部件牢固地将多个热交换器之间连接。将第一热交换器(1)、第二热交换器(2)的下端部嵌入槽形的下部连结件(7)的两侧壁(7b),经由紧固连结件(12)将下部连结件(7)与第一热交换器(1)、第二热交换器(2)紧固连结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多个热交换器连结并安装于发动机室等安装构件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将建筑机械所使用的散热器、外部冷却器及油冷却器这三个热交换器并列保持,并将这三个热交换器固定于车辆的主体框架。为此,在两侧配置一对纵框架,利用上板连接该一对纵框架的上端间,并利用下板连结下端间。
而且,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发明中,具备支承各热交换器各自的下端的截面L字状的第一板、以及架设在各热交换器的上端间的第二板,且经由紧固连结件将多个热交换器连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353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17761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存在需要多个框架构件,且连接结构的重量变重的缺点。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发明具有部件个数比较少且结构简单的特征。然而,存在连结构件的刚性弱,实际上需要多个加强件的缺点。即,需要利用图5所示的多个斜柱34来对各连结件间进行加强。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斜柱件、并且部件个数少且能够牢固地连接多个热交换器的连接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个热交换器的连接结构,其是将各个沿着平面方向并列的第一热交换器1与第二热交换器2相互紧固连结固定的连接结构,其中,
在第一热交换器1上的该第一热交换器(1)的芯部1a的两侧固定有一对第一侧梁3,在第二热交换器2上的该第一热交换器1的芯部2a的两侧固定有一对第二侧梁4,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的下端部和第二热交换器2的下端部嵌入形成为槽型的下部连结件7的槽内,下部连结件7的两侧壁7b与各热交换器1、2的各侧梁3、4之间分别通过紧固连结件固定,
第一热交换器1与第二热交换器2的上端间利用上部连结件8并经由紧固连结件而连接。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本发明以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多个热交换器的连接结构为基础,其中,下部连结件7通过将金属板弯折成槽型而成,底面7a与两侧壁7b正交且底面7a与两侧壁7b的分界形成为小的曲率半径。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的下端部和第二热交换器2的下端部嵌入形成为槽型的下部连结件7的槽内,下部连结件7的两侧壁7b与各热交换器1、2的各侧梁3、4之间分别通过紧固连结件固定。与此同时,利用上部连结件8将各热交换器1、2的上端间分别通过紧固连结件固定。
即,各热交换器1、2的侧梁3、4的两侧由下部连结件7的两侧壁7b抱持,在该状态下,经由紧固连结件将各热交换器1、2的下部与下部连结件7连接,因此,协同上部连结件8,能够容易且稳定地将两热交换器1、2间连接。由此,无需以往认为必要的加强用的斜柱等,从而成为部件个数少且结构简单的多个热交换器的连接结构。
如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那样,在下部连结件7通过将金属板弯折成槽型而形成且其底面与侧壁正交并且其分界形成为小的曲率半径的情况下,能够将下部连结件稳定地固定于基部等。并且,在其固定时不用担心下部连结件7的下端缘与相邻的设备等发生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T.RAD,未经株式会社T.RAD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8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热交换器的歧管
- 下一篇:换热器用的接头组件及换热器及中央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