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实型铸造的导卫框架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6486.8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2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麦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B22C9/04;B22C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发性聚苯乙烯 树脂模型 导卫 实型铸造 树脂珠粒 生产工艺 浇冒口模型 尺寸放大 发泡成型 钢铁行业 局部模型 模型建立 模型制作 模型组合 橡胶乳液 组合粘结 模型簇 收缩率 预发泡 粘连 成簇 浇注 熟化 生产成本 铸造 金属 分割 加工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型铸造的导卫框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泡塑颗粒的选取,采用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珠粒;模型建立,建立需要铸造的导卫框架的3D模型,根据浇注金属的收缩率将所述3D模型的尺寸放大0.8%‑1%之间;模型制作,将所述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珠粒进行预发泡、熟化至发泡成型,将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模型分割成所需的若干个局部模型,再通过粘连成为整体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模型;模型组合成簇,将加工好的所述整体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模型与浇冒口模型通过橡胶乳液组合粘结在一起,形成模型簇。有益效果:满足了钢铁行业的生产使用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经济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实型铸造的导卫框架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钢铁行业有许多H型钢生产厂,传统的H型钢生产9555E框架,通过组装焊接,生产工艺是加工、组焊、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同时焊接会导致整体强度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结构强度不够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新的9555E框架的制造方法。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实型铸造的导卫框架的生产工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实型铸造的导卫框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泡塑颗粒的选取,采用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珠粒;
模型建立,建立需要铸造的导卫框架的3D模型,根据浇注金属的收缩率将所述3D模型的尺寸放大0.8%-1%之间;
模型制作,将所述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珠粒进行预发泡、熟化至发泡成型,将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模型分割成所需的若干个局部模型,再通过粘连成为整体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模型;
模型组合成簇,将加工好的所述整体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模型与浇冒口模型通过橡胶乳液组合粘结在一起,形成模型簇;
模型涂层,在所述整体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模型表面涂有一层一定厚度的涂料,并在40℃-50℃下烘干所述涂料;
振动造型,将带有抽气室的砂箱放置于振动台上,并卡紧,底部放入一定厚度的底砂,振动紧实,放置所述整体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模型,培砂固定,填入干燥的型砂,同时施以全方位振动,振动时间为60秒;
浇注置换,持续注入熔融的低温合金铸钢,操作过程采用慢-快-慢的方式,浇后铸型真空维持3-5分钟后停泵;
冷却清理,将所述砂箱倾斜,吊出铸件,分离铸件与所述型砂,并将所述型砂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珠粒的原始颗粒的粒径小于或等于铸件的最小壁厚的1/9-1/10。
进一步的,所述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通过电阻丝切割成若干个所需的局部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涂料的涂层厚度为0.5mm-2mm。
进一步的,所述底砂的厚度为大于100mm。
进一步的,所述砂箱为单面开口,所述沙箱的顶部设置有起吊轮。
进一步的,所述型砂为无粘结剂、无填加物、不含水的干石英砂,所述型砂可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麦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麦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64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再生塔渣料再回收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整芯余砂集成清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