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推拉式建筑室内艺术装饰墙板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6304.7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郭佳丽;李宏岩;董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2/82 | 分类号: | E04B2/82;E04C2/30;E04B1/61;A47B57/00;A47B4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下两端 外装饰板 内装饰板 芯板 墙体 工字型滑块 室内艺术 装饰墙板 推拉式 滑轮 内槽 室内建筑装饰 二次利用 墙板结构 墙体安装 实际空间 随机组合 左右两侧 缓冲块 可拼接 装饰板 滑槽 拼装 墙板 有压 拆卸 轨道 施工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拉式建筑室内艺术装饰墙板,属于室内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包括内装饰板和外装饰板,内装饰板靠近墙体安装,外装饰板安装在内装饰板的外侧;内装饰板内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工字型滑块,内装饰板对应墙体上下两端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与工字型滑块配合的第一滑槽,外装饰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轮,外装饰板上下两端对应的墙体上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与滑轮对应的轨道,外装饰板左右两侧对应墙体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内槽,内槽内设置有压簧和缓冲块。该墙板结构合理,通过可拼接的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可根据实际空间及施工需要随机组合,拆卸后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可重新拼装,实现二次利用,节省成本,减少由于更换墙板产生的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拉式建筑室内艺术装饰墙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具有舒适、良好环境的住所、娱乐场所或工作场所对于人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在上述场合使用前或者说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装饰装潢。在建筑区装潢中,对墙面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通过采用油漆、壁纸等对墙面进行一定的装饰,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墙面上设置装饰墙板。通常,人们会在墙板上铺设自己喜欢的墙纸或者装饰物,同时为了提高墙板的使用功能,推拉式墙板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目前市场上推拉式墙板的情况特点及缺陷为:
1、推拉样式单一,易产生视觉疲劳;
2、推拉板一般为整块裁切,不能根据具体的结构和空间调整大小,浪费材料;
3、整体更换新样式成本偏高,过程繁琐,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
因此,提供一种推拉样式灵活、可靠,可随意组合的推拉墙板很有市场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拉式建筑室内艺术装饰墙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推拉式建筑室内艺术装饰墙板,包括多个内装饰板和多个外装饰板,所述内装饰板的数量比所述外装饰板的数量少一块,所述内装饰板靠近墙体安装,所述外装饰板安装在所述内装饰板的外侧;
所述内装饰板内侧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工字型滑块,所述内装饰板对应墙体上下两端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与所述工字型滑块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两端均设置有阻尼器;
所述外装饰板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滑轮,所述外装饰板上下两端对应的墙体上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与所述滑轮对应的轨道,所述外装饰板左右两侧对应墙体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设置有压簧和缓冲块,所述压簧一端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压簧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块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靠近所述外装饰板;
所述内装饰板和外装饰板均包括第一芯板、第二芯板和装饰面板,所述第一芯板四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芯板四周设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卡接,可将多个所述第一芯板和多个所述第二芯板连接起来形成所述内装饰板或外装饰板,所述装饰面板与所述第一芯板或第二芯板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为大小相同的等边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芯板和第二芯板的卡接处涂抹有专用胶。
优选地,所述外装饰板的一侧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装饰条。
优选地,所述工字型滑块与所述内装饰板连接的固定块的深度为10-20cm,所述内装饰板的内侧水平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设置有置物板。
优选地,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块的横截面为相互配合的长方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块的横截面为相互配合的楔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未经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6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