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家居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5663.0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8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博;魏楠;章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马晓亚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居设备 控制信号 虚拟场景 触发条件 反馈信息 控制端 控件 预设 虚拟 接收控制 控制效果 用户体验 可视化 构建 发送 渲染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家居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确定用户当前与预先构建虚拟场景中的虚拟控件的交互是否满足预设触发条件,其中,虚拟场景中形成有与家居设备对应的虚拟控件;若确定当前交互满足预设触发条件,则生成与当前交互对应的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端,以使控制端对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家居设备进行控制;以及接收控制端发送的与控制信号对应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对虚拟场景进行渲染和显示。该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家居设备的控制,有助于提高控制的灵活性。并且还可以将控制效果可视化,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控制家居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smart home或home automation)一般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从而可以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进而可以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家居智能化技术起源于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是X-10技术。通过X-10通信协议,网络系统中的各个设备便可实现资源的共享。因其布线简单、功能灵活,扩展容易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应用。
目前,现有的智能家居的控制方法一般都是靠预先安装设置的传感器来完成控制,或者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用于控制家居设备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家居设备的方法,包括:确定用户当前与预先构建虚拟场景中的虚拟控件的交互是否满足预设触发条件,其中,虚拟场景中形成有与家居设备对应的虚拟控件;若确定当前交互满足预设触发条件,则生成与当前交互对应的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端,以使控制端对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家居设备进行控制;以及接收控制端发送的与控制信号对应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对虚拟场景进行渲染和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虚拟控件包括虚拟目标区域;以及确定用户当前与预先构建虚拟场景中的虚拟控件的交互是否满足预设触发条件,包括:获取用户当前在虚拟场景中的位置,以及确定用户的当前位置是否位于虚拟目标区域内;响应于确定用户的当前位置位于虚拟目标区域内,确定当前交互满足预设触发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虚拟控件还包括虚拟目标物;以及确定用户当前与预先构建虚拟场景中的虚拟控件的交互是否满足预设触发条件,还包括:获取用户当前在虚拟场景中的操作,以及确定用户的当前操作是否触碰到虚拟目标物;响应于确定用户的当前操作触碰到虚拟目标物,确定当前交互满足预设触发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确定当前交互满足预设触发条件,则生成与当前交互对应的控制信号,包括:若确定当前交互满足预设触发条件,获取与当前交互的虚拟控件对应的家居设备的当前状态;根据获取的家居设备的当前状态,生成该家居设备的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确定当前交互满足预设触发条件,则生成与当前交互对应的控制信号,包括:若确定当前交互满足预设触发条件,则在预设区域呈现控制界面,其中,控制界面用于调整与当前交互的虚拟控件对应的家居设备的运行参数;根据用户在控制界面的操作,生成与当前交互的虚拟控件对应的家居设备的控制信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控制家居设备的装置,包括:确定单元,被配置成确定用户当前与预先构建虚拟场景中的虚拟控件的交互是否满足预设触发条件,其中,虚拟场景中形成有与家居设备对应的虚拟控件;生成单元,被配置成若确定当前交互满足预设触发条件,则生成与当前交互对应的控制信号;发送单元,被配置成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端,以使控制端对控制信号所指示的家居设备进行控制;以及接收单元,被配置成接收控制端发送的与控制信号对应的反馈信息;渲染单元,被配置成根据反馈信息对虚拟场景进行渲染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5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