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水器增效节能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3169.0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8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许为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南海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2151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模块 节能技术 设计模块 单片机 增效 热水器 节能控制系统 模数转换电路 温度传感器 复位电路 键盘电路 控制能力 控制中心 时钟电路 显示器件 数码管 体积小 按键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水器增效节能技术,包括单片机设计模块、温度传感器选择模块、键盘电路选择模块、模数转换电路模块和数码管选择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设计模块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中心,通过采用AT89C51单片机达到结构简单、控制能力强、可靠性高、体积小、价格低的优点,通过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配以外围电路如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按键、显示器件构成节能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技术,具体为一种热水器增效节能技术,属于热水 器节能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水器就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 水的一种装置。按照原理不同可分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 磁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暖气热水器等。制造冷气部分和制造热水部分。 其实这两个部分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且必须同时工作。即制 造热水的同时,给厨房制冷。或者说在给厨房制冷的同时也在制造热水。
节能减排是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向,具有更少能源消耗量的产品将是未来发 展的一个方向。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能热水器作为低能耗的产品发展势头较 好。然而,由于产品自身的一些限制,产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上有一定的局 限,于是综合能源利用成为了热水器发展的另一个方向。热水器测评网认为, 作为新能源产品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空气能热水器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两种品类因其独特的性能迅速拓展市场,在消费者当中有较强烈的反响。目 前的热水器增效节能技术的节能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热水器增效节能技 术。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热水器增效节能技术, 包括单片机设计模块、温度传感器选择模块、键盘电路选择模块、模数转换 电路模块和数码管选择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设计模块通过单片机 为核心,配以电路、复位电路、按键、显示器件构成控制系统,通过设的电 路加热线圈,线圈能够使得热水器更快的加热,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温 度传感器能够直接把感受到的温度传递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能够把信 号分配给各个系统对热水器进行加热。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相应的测量电路输出电压或电流,来达到 温度提升到要到达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介质进行传播,直接把热能传递给水,起 到节能作用。
优选的,所述模数转换电路模块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模数转换 器直接采用信号收集的方式把信号转换成增热方式。
优选的,所述数码管选择模块能够对数码管进行选择,通过选择可以节 约电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数码管选择模块采用的数码管以动态方式显示时 各数码管轮流分时选通,在每一时刻只选通一位数码管,并送出相应的段码, 在另一时刻选通另外一位数码管,并送出相应的段码该种数码管显示方式下 电路设计简单,能明显提高热水器的节能性能。温度传感器选择模块采用热 电偶传感器,其将温度变化转为电量变化,它利用敏感元件的电磁参数随温 度变化而变化的特性来达到测量目的。过相应的测量电路输出电压或电流, 由这些参数的变化来检测对象的温度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 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南海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南海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3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