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罩呼吸阻力测试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13029.3 | 申请日: | 201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高科防静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罗焕清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罩 出气接口 呼吸管道 呼吸阻力 进气接口 测试机 流量计 高压鼓风机 检测装置 一端连接 头模 检测 技术方案要点 连接检测装置 出口 出口连接 管道连接 流速信号 气体流速 气压信号 输出检测 工控机 切换阀 微压计 柜体 气压 输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罩呼吸阻力测试机,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一种口罩呼吸阻力测试机,包括柜体、检测装置和头模,还包括连接检测装置的工控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高压鼓风机,设置有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的;切换阀,管道连接高压鼓风机的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包括第一出口,用于切换第一出口连接进气接口或者出气接口;流量计,连接第一出口,基于第一出口的气体流速,输出检测流速信号;呼吸管道,一端连接流量计,另一端连接至头模上;微压计,连接至呼吸管道,用于检测呼吸管道内的气压,并输出相应的气压信号;本发明具有简化了检测口罩阻力的操作,提升检测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测试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口罩呼吸阻力测试机。
背景技术
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国家标准规定口罩呼吸阻力测试条件为:在吸气和呼气通气流量设定为(85±1)L/min的情况下,将口罩佩戴在头模上,测试佩戴口罩前后压差(即呼吸阻力)的口罩呼吸阻力测试方法。
但是现有测试装置操作复杂,工作人员在测试完毕呼气和吸气切换过程中,需要切换气管,切换过程较为费力,同时还可能存在气管接错的风险;同时检测过程读数均采用目测读数,测量精度不高、读数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呼吸阻力测试机,其优点在于简化了检测口罩阻力的操作,提升检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罩呼吸阻力测试机,包括柜体、检测装置和头模,还包括连接检测装置的工控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高压鼓风机,设置有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的;
切换阀,管道连接高压鼓风机的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包括第一出口,用于切换第一出口连接进气接口或者出气接口;
流量计,连接第一出口,基于第一出口的气体流速,输出检测流速信号;
呼吸管道,一端连接流量计,另一端连接至头模上;
微压计,连接至呼吸管道,用于检测呼吸管道内的气压,并输出相应的气压信号;
所述工控机连接切换阀、流量计和微压计,所述工控机接收气压信号,所述工控机基于检测流速信号控制切换阀进行切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高压鼓风机包括进气接口和出气接口,当高压鼓风机启动时,进气接口由于大量的空气进入将产生用于吸气的动力;出气接口由于大量的空气排出,将产生用于呼气的动力。因此当切换阀切换第一出口连接进气接口或者出气接口,就能够控制第一出口的气流方向,使用一台设备就能够同时实现吸气和呼气。
由于在口罩阻力检测时,对呼吸管道内的气流速度有具体要求,流量计能够检测管道内气流速度;工控机连接流量计并基于检测流速信号,在检测流速信号符合条件后,自动控制切换阀。因此无需检测人员去切换,自动化的实现了对口罩的呼气阻力和吸气阻力同时测试。从而操作人员在检测时,仅需将口罩密封的戴在头模上,进行检测,就能在工控机的帮助下,同时获取口罩的呼气阻力和吸气阻力,简化了检测口罩阻力的操作,提升检测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控机内预设有标准流速范围,当所述检测流速信号处于所述标准流速范围预设的检测时长后,所述工控机获取气压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口罩阻力检测是有国家标准的,根据国家标准预设流速范围,使得检测出来的口罩阻力符合国家标准。由于工控机设置检测时长后才获取气压信号,保证获取的气压信号为稳定的气压信号。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压鼓风机上连接有变频器;所述工控机连接变频器,并基于标准流速范围和检测流速信号向变频器输出调节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高科防静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高科防静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130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